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八十年代的中专相当于今天的985?也未必,得分什么学校,热门单位办的中专才受追捧,普通的也没什么人爱去。各地的好中专确实相当于985211,这就不列举了,反正都是有前途的单位办的,报考的人多,而录取比例低。
当时的中专分两种,“初中专”和“高中专”,或者叫小中专和大中专。初中专是市县一级设立和招生,从中考生中选拔人才,一般三年或四年学制,好像还有五年的。而高中专是由省一级设立和招生的,从高考选拔人才,两年制和三年制的都有,应该也有四年的吧。
无论是哪种中专,都是向急需用人的行业或单位直供毕业生。那只要是考上了好中专,毕业就有热门单位录用,而且还给干部身份,也就有了级别。
其实中国人从来都是不太在乎学历的,那是虚的。而真正的就业吃饭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工作单位和岗位。
甭说80年代了,就是现在的深圳,如果谁家孩子考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校”也是要庆祝的。虽然是职高,但毕业生被各大科技公司录用的有的是,华为腾讯里净是这所职校的校友。
所以说,中国的父母根本不在乎什么大学文凭,那只是找工作的敲门砖而已,只要能有好工作,什么文凭无所谓。江西“周公子”什么文凭来着?反正是不怎么样吧,但人家有个好爸爸,更有权势家族,那文凭就更不重要了。
80年代,学习几乎是普通家庭阶层跃升的唯一通道。那会儿的跃升标准也很简单,农村能得到城市户口吃商品粮就算,城镇平民能得到干部身份也算。那如果考上好中专,就能让农村孩子一下子成为城市干部,这诱惑简直不要太大了,只要有能力就必须争抢。
当然,很多地方的热门中专是有限制的,不准农村户口的孩子报名,只向城市子弟开放。这就是当地最牛的单位了呗,城市孩子都录取不过来,没必要再放宽到农村。
全都放开的基本都是普通的中专了,以初中专为主,大多数其实就是“技校”。毕业了也就是进厂当工人,虽然也是个工作,但既没有干部身份,也谈不上多好的福利待遇。
所以也不要神话80年代的中专。在任何一个时代,学校和工作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只有被公认的热门单位才有人抢,前途普通的无所谓。这其实跟现在一样,就相当于各种专业,热门的打破头往里冲,冷门的则门可罗雀……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