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所新大学迎来首届本科生!学生分享报考建议

日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以下简称“港科广”)

迎来了首届本科新生。

成为港科广的首届本科生是什么体验?

学校的教学模式有何特色?

同学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

又有什么样的期待与计划呢?

记者邀请了来自

河南、台湾、香港的三名新生,

讲述了他们的经历。

河南籍本科新生:余蕊汝

余蕊汝(左一)

来自河南省的余蕊汝同学,高中就读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考成绩643分,在河南省高考(物理)排名前3000左右。高考前,余同学了解到香港科技大学与内地合作开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今年招收第一批本科新生,于是她马上给学校打电话咨询相关的报考要求。

据了解,港科广为首届本科新生开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谈及选择人工智能专业的原因,余同学表示,“小学的时候我在上海世博会看到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展览,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的科技前沿,希望能在本科的四年里参与学校开展的多个交叉学科的学习。”

作为一名内地的学生,余同学也为想要报考港科广的新高三学生分享了一些建议。“港科广目前开设招生的三个专业都是要求在高考中选择理科(或选科为物理),因此学好物理是基础。除此以外,数学和英语也是要着重的学科,因为在专业的学习中需要应用到比较高水平的数学知识,而且学校是使用全英授课。”余同学还特别提到学习目标的建立,“希望报读的同学都是有志于通过学习世界的高新技术来报效祖国,为祖国攻克更多技术难题。”

台湾籍本科新生:黄郁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小出生在中国台湾台南地区的黄郁真同学,自幼儿园起就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来到了大陆生活学习,由于日常学业的繁忙,只能在每年寒暑假时回到台南看望亲人。

高中时就读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黄同学,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下简称“联招考试”)入读港科广的。谈及如此坚定选择港科广的原因,黄同学说到,“首先是有了解到香港科技大学在国际上排名很靠前,而我们学校的教育、科研和知识转移方面都和港科大有紧密的联系。学校将会安排我们到港科大清水湾校园进行至少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其次是在专业的选择上,学校开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我感兴趣的,未来希望能够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前往海外升学深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黄郁真(中)

对于想要报考港科广的高三学生,她提出了几点与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方面的建议,“港科广大一大二主要是通识课程,以及语言教育和理工科基础课程,大三才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我认为想要报读的同学应该具备自律和主动的学习习惯,除了课堂内的学习,课堂以外的合作交流更重要。”

香港籍本科新生:王毓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样参与联招考试入读港科广的还有中国香港籍的王毓畅同学,初二时王同学就跟随姐姐前往上海读书,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就读高中的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同样有着迷茫和困惑。

在父母的建议下,王同学的目光转向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通过学校的官网,我了解到港科广的教育模式不同于内地高校的按专业、院系上课,而是以枢纽为单位,开设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课程。”目前,王同学暂时没有十分确定的专业方向,他希望在大一大二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王毓畅(右二)

与内地高校一样,港科广的同学们也需要在校内系统上根据自己的时间、喜欢的导师选课,安排课表。在9月1日的新学年正式开启之前,学校为同学们安排了“笃学讲坛”等专题讲座、英语浸泡营等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

作为一名本科新生,王同学对于在港科广的大学生活有着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我们学校的气氛十分活跃开放,我觉得在港科广的学习中要敢于展现自己,不要害怕向老师提问题。由于英语是校内学习的基础,所以下一步我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

信息时报编辑:严璐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