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妈
晚上九点,我正在看书,隔壁却突然传来孩子的哭闹。
不一会儿,就听到妈妈在训斥孩子:“你就不能让着弟弟一下吗?你是哥哥,比弟弟大4岁。弟弟不懂事,你应该懂事啊!”
“为什么我比弟弟大,我就应该让着他?哼,我偏不!妈妈你偏心!”只听到一个男孩很气愤的语气,然后只听“呯”的一声,有门关上的声音。
隔壁邻居家有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6岁,不知道两兄弟是什么原因,几乎天天打架。
隔壁的女邻居不止一次跟我诉苦,原是希望两个孩子相亲相爱,却不知为何天天打架。还问我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和平共处?
其实,孩子们之间起争执是很正常的事情,是妈妈的处理方式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妈妈理所当然地觉得:两个孩子,大的那个要让着小的,小的那个应该得到更多的宠爱。因为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
但其实,孩子的事情,如果交给他们自己处理,就简单多了。
我见过很多孩子,前一秒还在吵架,下一秒又一起玩得很开心。吵也好,打也好,都是他们当时情绪的表达,事后,他们也没有记在心上。
那么,当孩子之间产生冲突,作为家长,我们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当孩子们发生冲突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理解每个孩子的立场和情绪。不急着干涉或指责,而是要尽量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
观察孩子们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打架的原因可能是争夺玩具、意见不合或者彼此间的摩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坐下来谈一谈,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引导他们用温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不是采取暴力行为。
此外,平时,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我们要教他们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感受,学会妥协和谅解。鼓励他们寻找共同点而非强调差异性。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相信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避免打架。
那么,当孩子们打架时,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和平共处呢?
交给他们自己解决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要过多干涉,让他们学会处理交际方面的问题,这样对他们和大人来说都是很有益的。如果孩子们无法自行解决问题,再寻求家长的协助也不迟。
在处理纷争时,我们不能妄自下结论,应该先了解事情的经过,针对事情做出处理。无论是褒奖还是批评,都要有时效性,立即执行。
为什么孩子会忍不住打人?
原因可能有多种,如情绪失控或模仿等。
说到情绪,我们不得不提到大脑一个特殊的部位——前额叶皮层,这个部位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可以管理情绪、控制情绪。
但是你知道吗,这个前额叶皮层,直到28岁才发育完全。
所以,我们不要奢望一个孩子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除了情绪失控,还有可能是模仿,现在孩子们接受的信息五花八门,来自更种渠道的海量信息充斥着孩子的大脑,比如电视电影,更有甚者,可能父母平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家人发脾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要区别对待
我们可以通过陪同孩子一起看有关情绪的绘本,让孩子了解何为情绪以及如何处理情绪失控。
此外,我们还要帮助孩子进行甄选,挑选内容健康、没有暴力镜头的节目,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除了以上的处理方法,我们还可以给孩子立规矩,制定明确的纪律和行为准则。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他们的积极表现。
总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并理解孩子们的立场和情绪。通过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