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客栈】的《杂谈笔录》记下的都是我自己的各类原创文章
【杂谈笔录】是新世相客栈《人间拾遗》的一个栏目,记载的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信息爆炸的现在,每天所看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不知怎么回事,大家都莫名其妙的很急躁,不愿意停下来看世界,于是我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慢慢的去品味。
我大学毕业一年以后就去了广东,在佛山工作了七八年的时间,后来回到了老家,因为历年工作的特殊性,我走遍过全国20个省将近220个城市,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看过了很多的景色,读懂了很多事情。
这是杂谈笔录的第 16篇原创手录
本期手录:师生关系为何这么紧张?小学生头骨被老师打碎
地点:山东-临沂
时间:2023年9月
据报道,9月7日,长沙市岳麓区博才梅溪湖小学有家长反映,其孩子在课堂上被老师伤害致孩子需要进行开颅手术。
该受伤孩子亲属称,系一位姓宋的任课老师使用钢化玻璃材质三角尺击打孩子头部。她称,事发两小时后,涉事老师将孩子带到医务室包扎未见效,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后才告知家长。“4点多钟发生的事情,一开始就带到医务室里去了,想包扎一下伤口,结果脑浆都出来了。然后送到了附近医院里面,是医院里面的人说必须家长到场,才打电话给家长。”
她说,“孩子头部被钢化玻璃戳进去4到5厘米左右,宽有7到8厘米,目前孩子仍未脱离危险。现在监控已经没有了,受伤是事实”。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从博才梅溪湖小学确认:事发于9月6日的课堂,造成孩子伤害的是教师手上的三角板,校方对事情的发生感到意外。
9月7日,长沙市岳麓区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记者,正在积极调查,将发通报,已经与家属积极沟通。截至发稿,多次联系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派出所,电话均未接通。
长沙岳麓区有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称,自己家孩子在博才梅溪湖小学上学期间,遭到学校男老师残忍打伤,学校和老师还带孩子在没有检查情况下进行缝合。
该家长表示,在自己知道情况时,孩子已在医院准备缝合伤口,结果后来进行了开颅手术,经过5个小时手术才将被打碎的头骨和异物取出。
7日上午,记者联系上涉事小学,学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校方正在处理此事,具体情况不便透露,“现在公安、教育局和我们都在这里处理此事,事情不像家长传的那样。”
博才梅溪湖小学工作人员表示,警方已介入。“我们学校肯定会首先保证学生的安全。”
岳麓区教育局接线人员称,已经派人前往涉事小学和医院调查。“我们肯定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另据湖南交通频道报道,《有事你说话》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了涉事学校。记者在学校门口看到,孩子家属已到学校讨说法,教育局、梅溪湖街道办、警方在学校维持秩序。
学校门口的其他家长称,涉事老师已被警方带走调查。此外,学校门口公布了督学组长的电话,记者拨打了督学组长的电话,组长称教育局和警方都已经介入调查。
说心里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 ,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接着是无比的害怕,接着是心痛,再然后就是愤怒,最后就是很纳闷,现在的师生关系这么紧张了么?紧张到如同有深仇大恨一般?紧张到老师把孩子打成要做开颅手术?
首先从老师角度探讨一下:
这是个体老师的行为,并不代表大部分老师。——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很多媒体扒出了这位老师的黑历史:曾经在另一所学校因为扇学生耳光,被学生和家长举报,被辞退来到现在这所学校,教了几年信息技术以后,又成为语文老师。
而这次,他的魔爪再次伸向孩子,差点要了女孩的命。这样一个有前科、有暴力倾向的人,是如何重新回到了讲台上,如何还能教书育人,涉事学校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涉事老师已被控制,我们期待后续调查结果。
但有一种想法始终在我心头萦绕,如果我的孩子遇到这种老师怎么办?万分之一的机率,摊到谁头上那就是100%;对于孩子的任何问题,我们谁都不敢赌机率 。
以前我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在好像很少有人提起这些话了。但不得不说,教师这个行业,它不仅仅是一份挣钱的工作。更是一份良心活。
因为老师的很多工作,是不可以量化考核的。你给孩子一句宽慰,还是给孩子一次打击,可能除了那个孩子,没有人知道。你尽心尽力在孩子心里种下爱和温暖的种子,可能也不会拿到更多奖金和认可。
你飞扬跋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痛苦视而不见,可能学校也不会知道。但是你的行为,却可能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不夸张地说,老师可能是父母之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所以对教师这个职业,师德就格外重要。你要有春风化雨之情,有春泥护花之意。你要怀着诚挚的爱,去呵护那一个个幼小的苗,去润泽那一颗颗稚嫩的心。你要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要守着良知去做老师。而不是只把这当成一份赚钱的工作。甚至把孩子当成你赚钱的工具,当成你发泄情绪的出口。否则你就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难愈的伤害。
有些孩子,甚至会因为被老师羞辱而直接自杀。江西11岁男孩宽宽,就因为不堪忍受老师在课堂上多次的辱骂和嘲讽,留下一封遗书后,跳楼自杀。
知乎上有个话题:有哪一刻,你彻底恨上了你老师?评论区,竟有3万多条回答。有些人,即使长大了,也依然清晰记得老师伤害过自己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
“老师说我是她教过的‘最差’的学生,还让我把‘我是最差劲的人’抄写一百遍。”
“老师污蔑我考试抄袭,当着同学面把我试卷撕了,骂我是猪。”
……
很多人都在成年以后,还对当年被老师伤害的场景记忆犹新。因为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小很小。在他的眼里,老师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权威。老师的打骂、羞辱、否定,那对他们来说,真是天大的事。
说到这里,想去前两年的一个新闻。河南街头,33岁的常某,突然遇到了自己20年前的初中老师。他一个健步走上去,对着老师的脸上就是一巴掌。一下子把那位老师给打蒙了。
“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男子一边打耳光,一边愤怒地说道。原来,20年前,13岁的常某在读中学时,因为家里没钱,经常被这位老师羞辱。他记得有好几次,老师当着很多同学的面,把他踩在脚底下,还用脚踹他的头。
如今20年过去了,老师当年凶神恶煞的样子,他依然记得。他心理的创伤,也始终都没有愈合。所以再次见到那个老师,积怨就爆发了。学生打老师,当然不对。但20年的时间,都没能抹平学生对老师心中的恨。也足见这位老师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有多大。
而也正是这种不配为师的老师,给整个教师群体都抹了黑。其实大部分老师,都是认真教书,关爱孩子的。我见过很多老师,都非常称职。他们温柔地保护着孩子最敏感的自尊。细腻地鼓励着学生最微小的梦想。真的可以像一束光一样,照亮孩子的路。
在这个事件中,一个主角是老师,另一个主角是学生,说完老师,那就不得不说一下学生,特别是小学生。
孩子太过顽劣,一个具有责任心的老师想要进行惩戒,这没有问题,但是也应该把握好度。
而且大多数家长对于适当惩罚也都是支持的,毕竟我们自己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但有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很多老师体罚学生的原因,和学生的行为根本没有关系,和教育更没有一丝关系。很多时候就是单纯为了泄愤,在面对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时候,寻找存在感。
写到这里,一声叹息。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教育就是把学校所学都忘光后剩下的东西。”教育如同播种,有些老师撒下的是爱与阳光,有些老师撒下的是阴霾与晦暗。当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依旧津津乐道的早已不是传授的知识,而是与其相处体会到的德行。
身处现代文明社会,孩子需要的教育绝不是暴力,而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正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才是教育的源泉。
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原生家庭和父母在这件事情当中有没有什么责任?如果说没有,那肯定不对,但如果说有很大的责任,那也不对。
一个家庭对孩子起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极为深远的,做为父母,你根本不用经常语重心长的给孩子讲道理,没用,也没必要,自己做的事情孩子都看到眼中,并在孩子的心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的惩戒权,10多年前就开始消失了。”这其实让人蛮感慨的,我还记得我小时候,也被老师打过手心,也被罚站过,也被扭过耳朵,但现在罚站、罚抄都不再允许,都算作变相体罚。
那时候 ,老师是真严厉,罚抄课文、留堂补作业是常有的事。当然,那时候的家长也支持老师,因为那时候家长眼中,老师所做的所有所有,都是为了孩子好。
其实,现在也只有在那个时代算是体会过老师的权威。现在这样的家长也有,但真的太少了。小孩子知道要遵守纪律,但他们很难控制自己,道理都懂,但言行不统一。罚抄也不行,罚站也不行,基本所有惩戒手段都行不通,老师也觉得束手束脚,现在最常用的就是口头批评和告知家长。但是,和家长沟通又是一个难题
我亲身听说,悦儿的上一届有的老师,就是被家长屡次投诉作业多,最后老师也慢慢的心累了,比最初的严格宽松了太多了,基本上处于“能少留就少留,能做完就做,做不完也不会说”这种状态。
当然,这种家长也是少数,但却就是这少数的家长,导到了教师惩戒权的弱化,一是规定使然,另一方面是这些小部分家长不愿意配合。家长过度干预老师教学、一味对孩子偏袒保护,常常是教师惩戒规范学生的最大阻力。
然后,教育就处于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我一向赞同的观点是教育必须要有适当的惩戒,惩戒是必须的,但要把握好度。学校教育没有了惩戒,孩子就会对人、对事缺乏敬畏感,这是不健全的教育。
我咨询了很多做老师或者做教育行业的朋友,每一个朋友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相同的观点: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缺一不可。
只是,现在时代变了,以前代表教师惩戒权的教鞭被锁进了柜子里,戒尺也没有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惩戒方式,让教育的这种手段能在老师、家长之间达成共识,这将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如此,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必须要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明白,在惩戒学生这一点上,他们可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掂量把握这个度。说实在的,要把这个分寸拿捏准确并不容易。
没有一种教育手段是通用的,也没有一种教育手段,对每个学生管用。她认为,表扬要有度,是真诚的;惩戒也要有度,是出于爱,而不是发泄。
现在一些家长反对学校的惩戒,源于个别老师的惩戒手段或是冷热暴力行为;或是不良情绪的宣泄。“真正有效的惩戒是有设计的,有预见性的,有结果的期待,而不是动物性的,过程中是有调整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惩戒,一是立规矩,二是知是非。孩子犯错了,不守规矩了,就得受到惩戒,这是让他遵守一种规则,培养一种自控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不痛不痒的表扬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
目前,中国的学校还没有对惩戒权上升到可操作性、机制化的条款,中国的小学校规没有惩戒条例。学校、老师对学生做出惩戒是一把双刃剑,对老师来说他要承担更多的教育风险、争议,学校面临难以应付的法律事件。
惩戒是最后的约束方式和力量。现在最好的方式,是每所学校建立适合自己的惩戒条例,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
后记:在这样一个急于卖弄的年代中,浮躁的我们常会被情绪吞噬,有人捏着你的敏感,隔岸观火;有人小心翼翼,去拥抱你的懦弱。长路漫漫,终有归途,感谢生活,有剥夺也有馈赠。
2020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也可能是自己的一个分隔线,这一年有太多的事情发生,我想自己静一下,慢一点沉下心,毕竟,很多时间对我们自己来说,慢,其实就是另一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