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收到官宣,从暑假开始流传的“小四门”不计入北京中考,靴子终于落地了,从2025年也就是这届初二开始实施。
我就不复制粘贴新闻了,总结一下,和这届初三相比,最大的三个变化是:
1、史地生化四门不再计入中考总分,各区命题,成绩按A、B、C、D等级呈现。
2、语数英物理道法(政治)仍是必考科目,分值不变,但道法笔试的70分改成开卷考,物理总分中的10分改为实验操作。
3、体育提升到70分(这个21年已经官宣,这届初三还是40分)。
详情大家可以参看下图,来自“首都教育”。
北京中考最新调整方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疑问。其实之前就有不少朋友来问我了,只是当时方案还在研究中没有最后确定。
按照以往的做法,这么重大的改革,一般会给三年过渡期,也就是孩子新初一一入学就知道中考怎么考。花生那年新中考改革,就是初一入学前就知道的。
而这次中考改革,到了开学还没动静(个别学校家长会提前透露了,但没官宣的事谁也不敢打包票),一实施从初二就执行,更能说明国家要给初中生减负的决心。
然而不同学生不同家长的想法也不大一样,所谓“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比如我采访花生:中考从10门减到6门,如果是你现在去考,你感觉怎么样?
他说,体育增加到70分很好啊,当时我就觉得40分也太低了——我相信,一堆家长和孩子肯定很不赞同这种想法。
他又说,但是别没有小四门啊,我基本都是满分,否则光拼语数英物政,这不是更卷了?——我坚信,一大堆家长和孩子肯定会反感这种说法。
至于小四门从中考总分中取消,到底是利好“学霸”还是“学渣”,大家早已吵成一片。
有人认为是利好“学渣”:初中这么多课,“学渣”怎么能忙得过来,当然中考科目越少越好。
有人认为是利好“学霸”:小四门考得简单,“学渣”多准备准备就能冲高分,终归是语数英三巨头大主科才能见真章。
这样看来,花生情愿有小四门的存在,那到底他是学霸还是学渣呢?还真不好说。
能够肯定的只有,花生不是体育学渣。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对于小四门,可千万别一听改革就愉快地全扔光,还得考虑以下两个因素,做好准备。
❶ 高中学习选科的准备。
虽然这会儿还早,但是选科是高一下就开始的,如果孩子确定不选的,可以策略性放弃,应付一下初中和高中学考即可;但是不确定选不选或者确定要选的,初中扔光了,高中就费劲了。
❷ 初升高的多元评价招生录取。
现在上大学都有多元升学途径,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和强基都要参考学考成绩,比如浙江的“三位一体”就要求有几个A才能入围浙大面试资格。
初升高也是在朝多元评价招生录取方向改革的,比如名额分配制度。那么到时想上个好高中,是不是也会参考小四门的等级?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这个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截图来自“首都教育”)
最后讲讲道法和物理的变化。
道法(也就是政治)改成开卷考。一些不擅长道法的孩子听到开卷就乐开了花:这不是送分吗?
其实正好和他们预判相反,开卷考大概率会让道法考试变得更难,或更准确地说是变得更灵活——给你书和资料你也找不到答案……
按照我的经验,以前参加的诸多开卷考,如果你真认为是“送分项”就傻了,拿到卷子却会发现都是“送命题”。
物理80分里有10分原先是实践,比较笼统,主要考察综合素质,一般来说都能得满分。现在改成了实验操作,要求就很具体了,所以大家也需要重视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特别是动手实验和创新意识。
北京是全国教育的风向标,相信中考减负和招生机制优化也会推广到全国。请大家留言说说:
在中考总分中取消小四门,你或者孩子是什么感觉?是觉得轻松了,还是觉得更难了?你们接下来会调整原先的学习计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