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
中秋节,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温州龙港滴滴代驾师傅缪茂省还在外面奔波。节假日聚会的人比较多,正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候。
等待订单的闲暇时刻,他掏出手机,给在杭州的儿子小缪打了个视频电话,因为节假日车票紧张,刚上大学的小缪没有买到回家的票,只能选择在杭州过节。
这是儿子第一次没在家里过中秋。
缪茂省难免牵挂,他透过视频和儿子聊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云团圆。
缪茂省说,家人的牵挂,能把温暖传给在异地的儿子。
打着两份工的父亲
把儿子送进了浙大
缪茂省是一位勤劳的父亲,他年轻时是一名公交车司机,驾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千家万户出行提供便捷。
工作七八年后,因为长时间久坐,缪茂省得了腰肌劳损,无奈转行。送过一段时间快递,他后来到驾校当教练。这几年,驾校生意不景气,从去年底开始,他又多打了一份工,兼职当滴滴代驾。
“教练的时间比较自由,有空就可以去做代驾。我一般白天在驾校,晚上下班后兼职代驾,有时候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有时候要到凌晨一两点钟。”缪茂省告诉潮新闻记者,这几年代驾生意竞争激烈,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多,每天的兼职收入并不稳定,“有时候几十块钱,有时候一两百块钱。”
缪茂省对儿子既愧疚又欣慰。
虽然工作辛苦,但让缪茂省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小缪非常争气。今年,小缪以高考总分676的成绩,成功考进浙江大学,就读理科试验班(生命,环境,化学与地学)专业,还拿到了滴滴“橙果奖学金”。
他听说2023年的橙果计划中,浙江一共有29个司机家庭获奖,子女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因为经常早出晚归,缪茂省和儿子的交流并不频繁,他和许多父亲一样,用“无言的爱”撑起这个家,很少直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如今,两人分隔两地,这样的机会更少了。
今天是中秋节,面对我们的采访,这位父亲终于讲出了对儿子的祝福,“希望他能再接再厉,用功完成学业,继续考研读博。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再辛苦也值得。”
和儿子视频
因工作不能为儿子送行
他要找机会弥补
2004年出生的小缪,今年19岁,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的学业,几乎没怎么让父母操心过。
“我们毕竟文化水平不高,没什么能力教他,现在找家教都比较贵,孩子觉得浪费钱,也不愿意上,都是靠自己学的。”缪茂省说,学习刻苦的儿子,打小成绩就很稳定。
初二时,小缪就凭借优秀的成绩,通过提前批考试,进入温州中学。从那时开始,浙江大学就成了他努力的目标。又是几年的奋斗,功夫不负有心人,少年终于得偿所愿。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缪茂省难得的抽出空来,陪在儿子身边。这位平时并不细心的父亲,明显感受到了儿子的紧张。看到成绩时,父子俩反复确认了几遍,才开始激动和欢喜。
儿子考上名校,自然是一件喜事。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缪茂省还是给儿子办了一个简单的仪式,邀请亲朋好友为他庆祝。
然而,到了儿子开学去浙江大学报到那天,因为驾校刚好有一批学员要考试,缪茂省没法陪同,是他的妻子带着去的。
回家后,妻子和他说了校园的情况,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没亲眼看到过,缪茂省忍不住牵挂,“有一点遗憾,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弥补一下。”
巧的是,很快机会便来了。“前几天,我儿子说校园比较大,出行不太很方便,想要个自行车。我想着等国庆放假结束,就搭朋友的车,把家里的自行车给他送过去。”
谈起即将到来的这趟旅程,缪茂省难掩期待, “把中秋的团圆补上,也去看看儿子生活学习的地方。”他说。
而对小缪来说,父亲跨越数百里送自行车,与他在校园内团聚,大概没有比这更好的中秋礼物了。
新闻+
家有喜事等你投稿,我们将送出甜美礼物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年的中秋国庆佳节适逢杭州亚运会,属于喜上加喜。
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亚运会开幕时,钱江晚报的桂香味报纸出圈。
双节期间,我们推出“家有喜事”特别版,请大家都来晒团圆、晒幸福,每一个受访者有望得到一份和自己版面相呼应的桂香味报纸。
还有可能获得一份美味的杭州糕点。
如何参与“家有喜事”特别活动,拿到“甜美”礼物?
可以在文后评论区直接留言,说出你的团圆故事、幸福故事。小编如果选中了,会来私信联系您。
也可以将你的个人信息和喜事发送邮件到钱江晚报编辑部邮箱:343140129@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