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专家: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李 力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 冕
生个健康宝宝是每一位准爸爸、准妈妈的心愿,但超过最佳生育年龄、各种妇科疾病、“三高”等问题常常阻碍了“造人计划”。为了促进优生优育,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近日发布《备孕保健专家共识(2023)》,为科学备孕提供了一套全方位指导。“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特邀共识主要作者、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李力,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1.多少岁生育最适宜?
李力: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4~29岁,男性为26~35岁。正常育龄期女性,有规律正常的性生活,停止避孕1年未孕,或者年龄超过35岁、试孕6个月都没怀孕的,应到不孕不育专科就诊,必要时可采取人工辅助生殖。
2.两次怀孕的最佳间隔时间是多长?
李力:两次妊娠间隔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最好超过18个月。
3.备孕期间,体重控制在多少最合适?
李力:孕前体重指数(BMI)建议保持在18.5~23.9,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建议备孕女性每天保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至少累积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怀孕前多长时间开始补充叶酸,每天吃多少?
李力:建议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0.4毫克合成叶酸,或含0.8毫克叶酸的复合维生素,直到妊娠12周。
5.备孕期间用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李力:备孕期应谨慎用药,尤其是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害的药物,具体可参照药品说明书。由于慢病或其他原因需要长期服药,但在孕前停止用药3个月以上的,属于一般人群,可以按计划妊娠。
6.贫血达到什么程度不宜怀孕?
李力: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男性低于120克/升,即可诊断为贫血。如果夫妻中有一方贫血,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对症治疗。若女性血红蛋白低于90克/升,应纠正贫血后再妊娠,重度和极重度贫血的女性不宜妊娠。
7.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多少后可以正常受孕?
李力:患有高血压的女性,孕前应接受子痫前期及胎儿生长受限风险咨询;患有慢性高血压但无明显并发症者,待血压控制后即可妊娠;血压控制不佳或严重高血压(超过160/110毫米汞柱),尤其并发肾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冠状动脉硬化者,不宜妊娠。
8.心脏病患者能生孩子吗?
李力: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孕前应先评估心功能。心功能为1级和2级,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妊娠的,但如果心功能达到3级或4级,孕产妇死亡率高,不宜妊娠。
9.妈妈有糖尿病会对胎儿有影响吗?
李力:确诊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或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备孕女性,应评估孕前血糖水平及有无糖尿病并发症。这类女性建议孕前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备孕期,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内,并将降糖方案调整为胰岛素,以降低先天畸形儿的发生风险。
10.患有甲状腺疾病会对妊娠有影响吗?
李力:患有甲亢的备孕女性,建议病情稳定后再妊娠,孕期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患甲减的女性,需要积极治疗,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在2.5米尤/毫升后再考虑妊娠。
11.体检发现有子宫肌瘤,会影响怀孕吗?
李力:子宫肌瘤对生育的影响取决于肌瘤大小和位置,如果为黏膜下肌瘤,建议孕前进行宫腔镜下肌瘤电切术;无症状的肌壁间肌瘤或小于5厘米的浆膜下肌瘤,孕前一般无须治疗,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12.子宫腺肌症需要处理后再怀孕吗?
李力:症状轻、病灶小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可以备孕,如果6~12个月未孕,建议到不孕症专科就诊;症状体征明显,病变范围大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3.检查发现一个小于5厘米的卵巢囊肿,会影响怀孕吗?
李力:卵巢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者可以备孕。如果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持续存在两个月以上,或发现卵巢实性肿块,孕前应进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优选腹腔镜。
14.之前发生过两次流产,再想怀孕要注意什么?
李力:这种情况称为“复发性流产”,患者孕前需要进行系统的病因筛查,尽早干预以降低再次流产的风险。如果夫妻想再次备孕,建议双方均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者,应接受遗传咨询。
15.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会对胎儿有影响吗?
李力: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存在潜在危害。不过,仍建议女性孕前接受HPV筛查,以排查是否有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风险。
16.确诊患有乙肝能妊娠吗?
李力:无论是乙肝携带者,还是慢性乙肝患者,甚至代偿期肝硬化女性,均可妊娠,但妊娠期和产后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若备孕夫妇中一方感染乙肝病毒,未感染一方应接种乙肝疫苗,疫苗接种期间需要避孕,疫苗接种后应检测血清滴度,了解免疫状态,疫苗接种完成后可尝试自然受孕。
17.备孕期能打流感疫苗、HPV疫苗吗?
李力:流感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备孕期和妊娠任何阶段的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则不建议处于孕期的女性接种,如果备孕期接种了,后来发现妊娠,建议产后再完成其余几针的接种。▲
责编:邓玉
主编: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