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研或准备读研的同学
的“梦中情导”是不是
专业度高、负责、温柔、耐心?
如果能遇到这样的导师
在学术和生活上都会有所收获
然后愉快的度过研究生时光
但要是遇到互相不合的
甚至还会以换导师收场
让小坊有点吃惊的是
竟有研究生毕业论文专门研究了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

9月23日
一名博主在社交网络平台
分享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
论文小节标题中
包括“遭遇‘下马威’”
“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劫’”
“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特别傻’”
“导生情感淡漠:‘对对对’”
“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等
博主称其为“学术圈自己的小说”
该分享获得过万点赞
涉及的论文随之受到关注

▲网友分享
9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在中国知网查询到了这篇名为《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的论文,论文显示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专业2014级的学生。该论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于2017年完成。
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两位硕士毕业生处获悉,该论文作者确实曾在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就读研究生。
论文中
作者以访谈方式对话、还原、分析了
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
主要访谈对象为更换导师的同学
这名同学提到
自己被调剂分配至一名导师门下
数次与导师发生矛盾

示意图 图文不相关
根据论文内容
学生和导师对于论文选题分歧较大
学生在完成导师安排的实习后,希望能从事另一学科,“她(导师)就非常的不高兴”,导师先回避了这个话题,接着说“我不关心你毕业以后当什么老师,现在我们先把开题这个事解决了”。
在选题过程中,学生认为导师从各个方面否定自己的选题,并且带着情绪,没有明确的理由。在导师催交论文的情况下,学生选择了报名实习,导师认为“去实习你就完成不了论文”,学生则觉得“就算我拿不到学位,我也不要在这个学校待下去了”。最终,学生通过更换导师解决了问题。

示意图 图文不相关
论文表明
这位导师并未接受作者的访谈
而当事学生同门的一位师兄
则接受了访谈
当事学生和同门师兄都提到
对导师的感受是“控制欲强”
这位师兄最终选择沉默应对

▲论文目录
在“反思换导师事件”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存在导师准入制度固化封闭、导生匹配制度僵化单一、教育性和学术性淡化、导师评价主体单一、导师评价过程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导生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等情况。
此外,作者还提炼梳理了五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分别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导学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
截至发稿前
该论文知网下载量
已超过2.5万
对于此事
网友议论纷纷
有看过全文的网友点评
拜读完,精彩得吃了两包薯片
有人支持学生、也有人体谅导师



更多网友则是感到惊讶
这可以作为学位论文吗?
不管怎么说,能当做论文课题
本身也体现了学校的“开放和包容”

还有网友分享了相同的经历
”导师不管我但又没得换“
”我同学研究生三年换了三个导师“
好奇这位硕士答辩的时候
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读研的坊友
你们和导师的相处是怎样的模式呢?
欢迎留言交流~
来源: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陈馨懿 记者 杨雨奇)、网友评论
编辑:盛莉(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