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考研报名工作的开启,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报录比预测,也新鲜出炉,粉墨登场。一场激烈的、没有硝烟的“战斗”正在进行当中,高校考研热度排名也成为了众多学子关注的焦点。
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乏佼佼者脱颖而出,人们的预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这些高校无一例外成为了考研学子的梦想之选。
北京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其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实力雄厚。清华大学则以其严谨的学风和卓越的科研实力而著称。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均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创新的研究氛围,也是考生们的热门选择。

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以强大的学术实力和独特的培养模式备受赞誉。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则分别在文理科领域内享有盛誉,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其卓越的工科实力而备受推崇。
中国人民大学则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独树一帜,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这十所高校因其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无一不成为考研学子心中的梦想之地。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考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我们为所有勇敢追求梦想的考研学子加油打气,愿你们在未来的求学路上能够披荆斩棘,勇攀高峰。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求知的盛宴,为每一个勇敢追梦的、对知识和学识孜孜以求的考研人,点上100个赞!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2024年考研热度看高校“性价比”》的排名中,我们没有看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C9+1高校,均榜上无名,令人惊掉了下巴。
相反,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进入前十强的,只有“末流985”的中国海洋大学一所高校,其他的9所院校中,有7所是211工程大学,2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
另外有一个更加出乎意料的事实是,有3所“双非”高校进入了排行榜。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十一位,广州大学排名第二十二位,深圳大学排名第二十九位。
要知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友会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40位,在《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91位。

广州大学在《校友会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34位,在《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97位。
深圳大学在《校友会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60位,在《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68位。

2024年考研热度排名大揭秘:那些未上榜的顶尖学府,原因几何?
一年一度的考研热度排名如期出炉,意料之外的是,往日备受追捧的C9名校,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2位,浙江大学排名第25位。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均遗憾落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8所顶尖学府在考研热度排名上未有上佳表现呢?

首先,从学生层面来讲,考研的目的不再单一。
相较于以前,更多的学生开始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选择直接就业或者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此外,部分优秀学府的毕业生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选择在国际知名学府深造,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其次,各大高校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在发生变化。
以前,各高校普遍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大高校开始注重研究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培养。
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培养出的研究生更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再者,互联网的发展也改变了研究生招生的格局。
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接受顶级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这使得更多地方院校的学生有了同等机会接触到全国乃至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考研的热情。

第四,政策调整也是影响考研热度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家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同时也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对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这些“双非”高校来说,虽然他们没有“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头衔,但是这些高校的综合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比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深圳大学,都成为华为公司招聘员工的重点高校之一。

第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C9名校、985高校,每年报考的人数都相当多,人们已见怪不怪了
虽然在《2024年考研热度看高校“性价比”》排行榜上,只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7所高校上榜,但是,其他C9名校、985工程大学的关注度实际上是非常高的。

据统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复旦大学报名人数达到3.5万人,浙江大学达到了3.1万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均超过了3万人,中国人民大学达到了2.7万人,清华大学超过了2万人。
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等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的报考人数,仍然是全国高校中引领潮流的存在。

2024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将会继续增长,突破500万人只是时间问题。全国考研学子要认真对待,精准复习,全面备考,不要过度关注《2024年考研热度看高校“性价比”》这样的排名,要在复习备考中多付出努力,争取在2024年功德圆满,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