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不让学生下楼,学校为什么会“出此下策”?

话说本世纪初,我刚刚开始工作时,教小学五年级,还曾经带着学生徒步去清华和北大两所大学参观,没有学校组织,完全是自发的状态。学校距离两所大学有十公里以上,相当于一个长途拉练。

如果换到现在,我还能这么干吗?恐怕不能了,不只是体力精力不允许,更主要是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小了,因为一旦学生出了什么状况,就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麻烦。

最近这些年,很多学校因为安全等原因,甚至连春游秋游等外出活动都不组织了。但真的没想到,居然还有学校更进一步,连课间学生下楼,都要限制了。目的当然很简单,那就是安全第一,不出事就好。

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难道因为吃饭可能噎着于是就干脆禁止吃饭吗?为了学生的安全,于是就把学生禁锢在教室,不准随便乱动?学校一方面口号喊得山响,要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一方面又把学生完全困在教室,让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见不到太阳。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左右互搏。安全固然可能安全了,但学生的生理乃至心理健康,怎么办?

最近《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在网上广泛流传,在开学之后,大量学生因为学业压力等原因,导致精神疾病,心理问题频发,而且呈现日趋严重的情形。设想,如果在学校的一整天,学生都被关在教室里,他们的心理会怎么样?这是不需要多少高深的教育理论,甚至是用脚趾头都能想清楚的问题,我们的某些教育者怎么就想不清楚呢?

进一步思考,某些学校为什么会“出此下策”?大约有两点原因不容忽视。

一个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空间都有限,尤其是优质校资源更为有限,有大量学生想办法涌入,于是空间就越来越紧张,不只是教室紧张,各种运动场地也极其紧张。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在一个养鸡场,如果禽类过于密集,尚且会出现生病,焦躁不安等状况,何况是在学校中的活蹦乱跳的孩子呢?

另外一个是学校成为“无限责任公司”,一旦在校园中发生学生受伤等情况,学校就要承担完全责任,而不管学生受伤的原因是如何造成的。学校把本应是保险公司承担的责任,也承担下来,自然不堪重负。这就导致学校在开展各种活动时畏手畏脚,教育者出于自保的目的,对一些学生活动就尽可能少干甚至不干了。

以上两点,都属于系统性的问题,不是一所学校能完全解决的。但在整体做出调整改进之前,我想学校也有责任,从对教育的基本认知出发,要尽可能地保障学生成长各方面的必须,而不是因噎废食。这是判断一所学校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远比学生成绩的高低重要得多得多。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