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热、夜间干咳不断……近期,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尤其以儿童居多,一时间“支原体肺炎”登上热搜。“从9月下旬开始,在临床工作中,明显感觉支原体肺炎的孩子越来越多,最近迎来了就诊小高峰。”今年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学龄期孩子为主,以持续高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引起肺炎的发生率高。”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师孔飞表示,很多家长因孩子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而焦虑不已,大家有必要加大对此病的认识,此外不妨试试中医药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是否就是肺炎?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师孔飞介绍,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肺炎支原体作为一个类别,因其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肺部感染,所以被称为肺炎支原体。
近期高发的支原体肺炎就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症见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头痛、乏力、肌痛、鼻咽部病变,甚至出现胸痛、脓痰和血痰。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潜伏期2~3周,起病缓慢,以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
“很多家长看到肺炎支原体阳性,就担心是孩子得了肺炎,这是很大的误区。”孔飞说,支原体抗体的阳性,只提示孩子可能感染了支原体,但是否是感冒、气管炎还是肺炎,需要根据孩子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诊断。
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有肺炎支原体流行病接触史,发热3天以上,建议到医院就诊。提醒家长,尽量避免发热1天或者半天就到医院就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很难早期诊断,避免医疗资源拥挤,也可以减少孩子在医院交叉感染的几率。
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否一定需要治疗?
孔飞介绍,一般来说,如果是支原体引起的感冒,不需要治疗,可以自愈。但如果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建议进行抗支原体治疗。
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是红霉素或者阿奇霉素。两者对于支原体感染都有效,只是服用方法、疗程和副反应有一定的差异。红霉素一般一天2-3次服用,使用2周,阿奇霉素可以每天一次服用,用3天停4天,根据病情,可以再服用一个疗程。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目前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很高,所以临床一定要规范用药,不能随意抗生素治疗。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中医药介入治疗支原体肺炎,不仅可以使发热、咳嗽、精神状态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可以缩短病程。”孔飞介绍,支原体肺炎中医认为属于“咳嗽”“肺炎喘嗽”的范畴。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和病程,采用“散”“清”“养”的治疗原则,临床一般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阴虚肺热、肺脾两虚等不同证型。
发病初期,患儿表现发热、咳嗽、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根据恶寒轻重、口渴与否、舌质、舌苔、脉象,分为风寒闭肺或者风热闭肺,风寒闭肺,一般选用华盖散加减,选用麻黄、杏仁、紫苏、陈皮、白前、枳壳等;风热闭肺,一般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也可选用我院肺宁合剂。整体以散邪气为主。
发病中期,患儿表现持续高热、咳嗽剧烈,气促、咳痰等表现,舌质红,苔黄,脉数,此时处于发病高峰期,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为治疗原则,清肺热为主,多选用五虎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可选用我院清肺口服液。
发病后期,此时患儿热退、嗽有减轻,或者低热、乏力,口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此时以养肺为主,可以养阴清肺,或者补益肺脾,多用沙参麦冬汤或者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也可选用我院润肺合剂。
支原体感染体温正常后,咳嗽剧烈怎么办?
临床上,很多支原体肺炎的孩子,体温稳定后,会出现剧烈咳嗽,家长会持续在门诊输液。“其实,咳嗽的明显,并不代表病情加重,要结合孩子整体状态,体征、影像学来判断孩子是好转还是加重,对于剧烈咳嗽的患儿,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合理使用中药,效果良好。”孔飞说,江苏省中医院的肺宁合剂、清肺口服液、宣肺止咳合剂等都可以根据患儿咳嗽情况,个体化选择使用。
此外,推荐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疗方,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等症状:
1、杏仁炖雪梨
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个,去皮切片,加冰糖20克,水适量,隔水炖煮1小时。每天早晚各1次,连服3~5次。
2、川贝炖雪梨
雪梨1只,横向切开,去壳后放入川贝末6克。将两半并拢,用牙签固定,加冰糖20克,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服3~5天。
通讯员 孙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