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争夺战”持续升级,香港放了一个大招!
近日,香港“高才通”大学名单扩容了,新增3所内地高校和5所海外院校。
据南方+报道,香港特区政府10月26日公布,由11月1日起扩大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的合资格大学名单,增加8所国内外名校,扩充至184所。
其中,新增的3所内地大学分别是: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它们是过去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排名”前10的内地学校。
至此,香港“高才通”大学名单中的内地大学总共为12所,分别是: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另外,新增的5所海外院校是《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前五的专门提供酒店与休闲管理课程的院校,分别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瑞士酒店管理大学、理诺士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以及海牙酒店管理大学。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高才通”细则中有一个关键词是“本科”,如果只有这些大学的硕博学位而无本科学位,就不符合条件。
从新增的8所名校,可以看出香港目前比较紧缺的两类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都是内地老牌的理工类名校,具有很多实力强大的高科技专业,香港科技行业需要更多的理工科人才来推动创新和发展。
武汉大学虽然以人文社科类专业见长,但理工类专业也不弱,在今年3月公布的ESI学科排名中,武大2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5所海外院校,都是酒店及休闲管理类的名校,这些具备专业素养的外来人才,有助于提升和巩固香港的旅游业发展。
香港“高才通”大学新增名单发布后,有人注意到中南大学没有被纳入,因为中南大学在今年8月份首次入围“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强,排名第93位。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香港的“高才通”计划。
按照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政策,通过“高才通”计划引进的人才,可获得两年签证,但之后的续签一般需要在港工作证明,并至少在港生活满7年之后方可申请永久身份证。
但如果不是这些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有没有办法申请“高才通”呢?也有,那就走高薪通道,要求年收入高度250万港元或以上。
据悉,香港高才通计划将对象瞄准了高学历人才和高薪人才,具体来看,可以接受三类符合资格的人才:
A类为申请前一年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以上的人士;
B类则是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累计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C类即申请前五年内,从全球百强大学本科毕业,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
其中,A、B两类人士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来港发展,不设人数限额;C类则设有上限,为每年10000人。
也就是说,香港“高才通计划”要求的高学历人才是指全球百强大学的毕业生。全球百强大学参考了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此次,香港“高才通”大学名单新增8所,总共达到184所,内地符合条件的大学增至12所。
除了“高才通”大学名单的扩容,香港近期还启动“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3000万港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计划申请来港。
这是继2015年暂停投资者入境计划之后,时隔8年,香港重启这一计划,但门槛从之前的1000万港元提升至3000万港元。
这意味着,获取香港身份将在原来的优才、专才、高才、留学等途径之外,新增一个投资者通道。
但关键词是“房地产除外”,这意味着想通过买房获取香港身份,暂不可行。香港曾在2003-2010年期间,短暂地允许以购买不动产的方式入境香港,但2010年之后,就取消了这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