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易旗下游戏“蛋仔派对”登上热搜的“姿势”实在颇为怪异。
据鞭牛士27日消息报道,浙江丽水一11岁男孩玩“蛋仔派对”,10天花光家中全部积蓄。第一次只充值1元领取游戏皮肤,随后几日充值金额逐渐倍增,每天都疯狂充值买装备,直到把家里的四万多积蓄全部花光。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正在接二连三发生,上周同样也有一则关于未成年人充值“蛋仔派对”刷爆家长银行卡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河南新乡的贾女士向媒体求助,说自己9岁的女孩,为玩“蛋仔派对”,短短几个月内连续充值了12万多,加上打赏,一共花了17万多……然而当贾女士向“蛋仔派对”的平台方提出退款的时候,却被告知因孩子知道银行卡密码,所以不予退款。更早之前,重庆李先生的女儿霜霜也是用家长的手机玩“蛋仔派对”,十几天的时间就充值消费了一万多元。
早在今年9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向《蛋仔派对》发出“灵魂三问”,指出《蛋仔派对》被消费者集中反映游戏存在消费退款难、快速游戏、渠道服等防沉迷漏洞等问题。
作为一款月活超过1亿,并且由玩家自己搭建创造的地图数量也突破1亿的小游戏,丰富的UGC内容让“蛋仔派对”形成了稳固的游戏生态。由于游戏设定的年龄标准为8+,游戏的操作难度偏低,除了可以一起组队闯关比赛,玩家还能互相拜访庄园、组队狼人杀,甚至是结伴看看风景。
因此,这种无门槛轻松上手、高可玩度的设计,以及大量的玩家互动元素,似乎是为了针对特定年龄受众而量身“定制”的,而这些元素也正是小学生们沉迷这款游戏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小学生玩家的存在,即是前文所述的“蛋仔派对”接连上热搜的祸根所致。
《新立场Pro》认为,网易游戏在这一系列事故中的责任,并不在于做游戏即有原罪、做游戏赚的就是脏钱,而是面对这款明显操作门槛低、玩家年龄低的“蛋仔派对”,没有配套针对性的进行防控。这其中包含两点,一方面是监管、另一方面是保护,近期“蛋仔派对”相关的负面新闻几乎都可以归咎于此!
第一章:形同虚设,防沉迷何日靴子落地
打开游戏,不难发现这几年热门的盲盒机制已被囊括在内,而蛋仔角色“潮萌”的外观设计,彰显个性的蛋仔皮肤,不仅十分吸睛,更成了游戏里重要的“氪金点”。
虽然游戏里的一些免费皮肤,可以通过活动、竞技、抽“瓶盖盲盒”等途径获取,但这种往往需要花费大把时间才能“肝出”,而有着华丽、特殊语音、特殊动效的皮肤就只能额外花钱购买,蛋仔的表情、配饰、衣服、帽子,以及成套系的皮肤则都需要抽盲盒来获取。这对于有学业任务的小学生们而言,反而是直接明快地“氪金”更具“性价比”。
所以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缺乏判断力的小学生而言,此时极易陷入虚荣攀比的充值陷阱之中。而网易的未成年保护举措和防沉迷系统,却简直形同虚设,基本起不到监督作用。
打开“蛋仔派对”主界面,系统提示需先输入姓名以及身份证号,以此判断是否会纳入防沉迷管控。但实际操作下来,只需随意输入家长等成年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在网络购买账号登陆,便可以顺利进入游戏,并且此后登陆无需二次验证,游戏在线时长也无任何限制。
从支付手段来看,在买皮肤、抽盲盒时,几十至几百元的消费都可选择支付宝、微信支付、花呗、云闪付、QQ钱包等多种常见支付方式,并且未要求短信或人脸识别等身份验证,直接就可以充值购买。
简单来说,只要绕过了实名系统,充值消费就是“畅通无阻”。家长们稍不注意,孩子就能通过偷看密码、指纹支付等各种方式,完成充值消费。
这也意味着,在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落地两年后,“蛋仔派对”依然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系统,来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戏,究竟是灯下黑,还是网易有意为之,舆论风口上的“蛋仔派对”至今仍未给出正面解释。
并且据报道有家长反映称,即便“蛋仔派对”官方游戏设置了防沉迷系统,但实际很多渠道服并没有,孩子可以在网上购买号码轻易登陆游戏,而购买账号时也极易被诈骗。
渠道服是指官方服务器(官服)外,游戏方为了吸引用户和获取更多收益,这与渠道方签署打造的定制版游戏,一般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或是其他平台渠道下载。而多个渠道服,又额外增加游戏未成年防沉迷监管的难度。
《新立场Pro》以“蛋仔派对渠道服”为关键词在微博进行检索,发现在微博上就充斥着不少贩卖渠道服账号的信息。
第二章:保护机制匮乏,埋头鸵鸟几时休
当然相较于监管机制的薄弱,网易对于未成年儿童的保护以及后续的补救措施更是乏善可陈。
据凤凰网报道,按照规定一旦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体系而进入到游戏之中,游戏厂商就应当因为设计上的漏洞而担负相应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退还充值金额、关停相关账号、主动发布道歉声明和快速迭代游戏版本封堵漏洞,如今网易作为“蛋仔派对”运营方完全有能力,有技术,更有义务加强监管,然而其在面对问题几个月仍埋头当鸵鸟的迷之操作,实在是令人不解。
更有甚至,如今在游戏充值之外,由于网易对于玩家保护力度的不足,还给了新型网络诈骗可乘之机。前几日,广东一则9岁女孩被“游戏客服”语音恐吓疑似遇电信诈骗的视频,登上了全网热搜。
据报道,一名冒充“网易蛋仔客服”男子发语音恐吓该女孩:“我希望你现在速度接我电话,不配合就让警察抓你”,随后不停让女孩按照他的步骤去操作手机;当女孩称手机不是自己的,而是其爷爷的后。男子表示女孩要把事情搞大,如果不按他的操作,他会让女孩爷爷去坐牢,并恐吓女孩说“那你就死定了!”
然而女孩妈妈怒怼该男子:“你是谁?这是什么操作?怎么这样对我女儿说话呢?”后,再发消息发现已被该男子拉黑删除。
虽然蛋仔派对官方紧急辟谣声称不会有工作人员用私人微信添加游戏玩家的微信,服务玩家会有专属客服,而专属客服使用的是企业微信,并且游戏不需要绑定微信,更不会泄露游戏用户的信息。
然而对于此种解释,家长们似乎并不买账,在热搜评论区的好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有过相同的遭遇,被恐吓说要被警察抓,并不让告诉家长,必须把家长的付款密码告诉骗子或者被要求转账。有的孩子甚至都被吓得,心里有了阴影,觉得自己犯了罪,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写在最后
如今的“蛋仔派对”早已不再是当初其益智休闲小游戏的标签了,随着其月活过亿,营收数据也水涨船高,这样用户规模和流水的游戏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小游戏了。
据七麦数据统计,今年2月“蛋仔派对”游戏仅在iOS端便获得了约2734.4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的收入,超越了米哈游吸金兽“原神”,到了8月,热门游戏下载榜Top30中,“蛋仔派对”热度不减,蝉联榜首,腾讯旗下老牌手游“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则分列2、3。
而或许是得益于“蛋仔派对”的火爆,在一周前刚出炉的2023胡润百富榜上,52岁丁磊财富大涨23%,一跃超过香港李嘉诚、李泽钜父子,成为中国“第六”富。
作为一款在低幼龄群体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游戏,新立场认为“蛋仔派对”在商业业绩埋头狂奔的同时,或许也是时候转头解决一下其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