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目前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
所以从孩子一开始上幼儿园,就奔波在各种兴趣班和学习班之间。
我家哥哥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的一个孩子就报了一堆兴趣班,英语,绘画,数学启蒙......一放学,妈妈就带着孩子去上课,从周一到周日,排的满满的,很少见到他在小区里玩。
如今哥哥已经上初中了,而这个孩子也没有变得出类拔萃,小学成绩普通,初二了,成绩在班上是中下,还非常叛逆,和父母的关系很僵。
幼儿园,其实是孩子的一个生长黄金期,这三年,孩子的主要任务根本不是学多少兴趣,认识多少字,会算多少数学题。而是从各个方面去挖掘提高孩子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会影响到孩子后面的学习,能力开发的越好,孩子上小学后就会越有优势,尤其到了高年级,后劲儿十足!
运动能力
运动可以打开一个孩子的灵性!
凡是喜欢运动的孩子,阳光有活力,眼神里透着机灵劲儿,这类孩子脑子活泛,抗压力强,随着年级的升高,运动带给孩子的好处会更加明显。
孩子在6岁之前会经历两个大脑的黄金发育期,大脑发育将完成85%。这时期,给大脑的刺激越多,孩子就会越聪明。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和康乃尔大学曾经联合做过一个“人类脑计划”的研究,最终发现:坚持运动可以明显增加大脑神经纤维、树突、突触的数量,促进大脑的发育,提高记忆。
所以,幼儿园三年,千万不要将孩子关在房间里,而是要多带孩子出去运动,去大自然跑跑跳跳,去运动场拍拍球,跳跳绳。
运动越多,孩子身体越健康,到了初中高中拼体力的时候,这类孩子优势很大!
喜欢运动的孩子,他们在运动中的专注性,会反映在学习上;运动中经历的抗压性,会让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内心强大,不怕吃苦不怕累。
表达能力
罗振宇说过,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清晰的背后,是强大的逻辑、良好的思辨力,充分的理解力,语言带来的良好沟通,会增强孩子社交力、语言影响力,提高孩子的自信,无形之中为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长大后会为他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资源甚至是人脉。
美国堪萨斯大学跟踪观察了42个家庭9年后发现:学习好的孩子都是"聊"出来的!孩子3岁前听到的词汇越多,智商就越高,未来的学习成绩也越好!
所以,要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在聊天中向父母学习使用语言,学会沟通交流的技巧;
多引导孩子主动表达,不要打断他,也不要否定孩子,而是鼓励孩子畅所欲言;
让孩子多读绘本,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规范表达。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背后是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情商,甚至智商。
有的家长特别宅,喜欢待在家里面,结果孩子每天很少接触到其他人,不怎么到家庭以外的场合待着。
孩子小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等孩子到了幼儿园,小学之后,天天宅在家里的孩子就会暴露出各种问题。
需无法快速融入同学当中,听不懂老师的指令,不会和同学交流,结果就导致孩子适应力差,要更长的时间适应幼儿园和学校,甚至会出现讨厌上学的情况。
而那些天天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他们性格开朗活泼,适应能力强,他们在交友处事上很快会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方法,适应能力也超强。
孩子在社交上越容易,就越自信,这种自信同样也会反馈在学习上。
专注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提出:专注比智商是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专注力差,在学习上是致命的!
专注力差的孩子屁股上就像长了钉子,上课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捅捅同学,听课效率不高,结果机会导致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飞速下滑等学习困难问题,甚至还会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情绪和人格发展受阻,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
专注力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婴儿时期,孩子就已经显示出较强的专注力。然而随着孩子长大,他们开始被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于是孩子的专注力开始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阶段是一个专注力的分水岭,如果家长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不但能帮孩子稳住专注力,甚至更上一层楼。
千万不要将幼儿园的黄金三年浪费在课外班和语数外的超前学习上,从体能,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孩子,提高孩子,孩子进入小学会才会优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