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奥
今天偷个懒儿,转一篇金爸爸的干货文,比起我的纸上谈兵,他们辅导孩子学习奥数确实是亲力亲为,经验丰富。
针对很多小娃家长时下最关心的要不要学奥数的问题,文风朴拙的金大爸做出如下解答。
搭子这么多年,我们对这些学习问题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他说的,就是我想说的。
金爸爸如是说
周末和几个朋友聊天,有人咨询我:
孩子现在二年级,奥数一直在学,但是感觉没啥天赋,学不出来,还要继续学吗?
关于小朋友到底需要不需要学奥数这个话题,其实专家们都讨论过好多次了,主流观点是建议学,锻炼数学思维,还对小升初有助力。
反对者的理由也很充分,就是小奥的知识点其实和初中数学没有什么相关性,不少小学不学奥数的孩子到了初中,数学成绩非常好。
今天,我换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什么样的孩子不需要学奥数呢?
1.走国际路线的孩子,美本或者美高,不需要学奥数。
这样规划的家庭,你还是把时间,以及思维模式的训练扔到英语里吧。有人问,那漂亮国人不也参加奥数比赛吗?劳驾,您仔细看看,说他们是中国二队,不过分吧?
我不了解海的那边中学数学到底学到啥难度,但是从谷爱凌原来每年暑假来X思普通班上一个月,回去后吊打其他同学的情况来看,中国学生的数学底子去了那边都是降维打击,妥妥的学霸。
你学个啥奥数?
2.升学无忧,或者没有择校想法的孩子,不需要学奥数。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也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些父母单位在小升初过程可以助力,躲过拼奥数的独木桥,那的确没有必要非得拼死拼活地学奥数,弄得鸡飞狗跳的何苦来。
最多一个浅奥,学到校内拓展深度,活跃一下数学思维就行了。
另外,压根儿没有择校想法,懒得折腾,不乐意从小卷,安心等派位的,也没必要学奥数,这是学习规划观层面的差异,没有对错之分,冷暖自知。
3.小学校内数学低于90分的同学,不需要学奥数。
有人问了,你不是说过小学校内成绩没有参考性吗?这怎么还成为标准了?是的,小学校内成绩的确区分度不够,考了100分不说明水平很好,但考不到90分,说明水平的确差呀。
如果有朋友发现校内数学成绩不太好,就想外面报个课外班提高一下,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
因为严格说,绝大部分小学的课外培训,根本就不是“补课”,而是“培优”。90分以下娃的问题可能不是不会解难题,而是连基本概念、基本计算都有问题了,需要补窟窿。
结论就是,上面三条以外的人,可以(注意,我说的可以,不是必须)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学一下奥数。
看短视频,有专家把奥数还分了三个不同的难度等级:浅奥,中奥,深奥。
浅奥,就是学习一下知识点和基本解题方法,难度相当于校内拓展,做做举一反三、高思课本啥的,匹配一些学校的分班考。
中奥差不多就是3星题难度了。能秒3星,偶尔做出一些4星,线下杯赛拿个二等奖没啥问题,参加活动可以获得中上成绩,运气好就升学了你们懂的。
深奥主要是目标将来走竞赛道路的孩子,平时做的题都是4、5星难题,各个机构集训队的主力,上了中学也都是学得又快又难那伙儿的。
孩子到底能学到啥难度啥等级,其实是需要边学边看的。
这个等级掌握得挺好了,学得快还轻松,就可以升一级;这个等级学得吃力,听不太懂,就得降班型,降难度,动态调整。
这两天海淀区期中考试如火如荼,数学压轴题得到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我看了看过去几年的各区压轴题,特点就是题目很长,一般3问,前两问简单,第三问稍微麻烦一点。分值确实不高,但做出来还是可以证明孩子的能力。
从我的经验看,学过小奥的同学一般做初中统考难题没啥压力,这也是学习奥数的好处——能锻炼尝试做复杂题的能力和勇气,看见难题,不发憷。
甭管啥题,上手就做,先试试,找找思路,可别说刚扫两眼,就吓得鸣金收兵了。
那么再次回到今天的主题,你要问我家孩子到底适合不适合学奥数呢,我推荐你两个简便的辨别方法,一试便知。
1.交代现在要做数学作业,语文作业和英语作业,不暗示不引导,看娃首先选择做哪个作业。先做的科目,大多是娃比较感兴趣,自认为比较擅长,可以比较轻松完成的。如果是数学,那恭喜你了。
2.问问娃:“三个金爸爸三天砍三棵树,那么九个金爸爸九天可以砍几棵树呢?”第一次听到这题能做对的小朋友,我觉得很可以。
以上是金爸爸的观点,大家觉得是否有帮助呢?我想说的是,奥数确实不适合所有孩子去学,一窝蜂投入时间和金钱,以及孩子的童年,未必明智。
不学奥数的娃上了中学,其实也未必落后,扎扎实实跟着学校,没问题的,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而决定走奥数这条路的呢,要做好受挫、受累的准备,世上本没有什么捷径,只是看看哪条路更适合孩子罢了。
学不学,还得自己琢磨好。
图片 | 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