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足10人,村小停办!农村小学何去何从?

近日,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一所乡村小学——油铺小学宣告停办的话题引发热议。宿松县河塌乡人民政府在答复网民咨询时介绍,今年下半年油铺小学招生不足十人,学生数较少,教育成本过高,于2023年9月份作出停办决定。目前学校产权在教育主管部门,将在一年后移交河塌乡人民政府。

对此,有网友疑惑,油铺小学到底为什么停办?学校原来的孩子怎么办?农村小学越来越少了吗?农视网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调查。

记者、编辑|崔竞旖

01

油铺小学停办究竟是何情况?

油铺小学地处安徽省宿松县河塌乡西北边陲,坐落于斗山河村油铺组。学校占地面积3052㎡,总建筑面积1265㎡。油铺小学和乡内其他村小学均属于河塌乡中心小学的教学点,中心小学本身有两个大校区,一个是本部(西区),一个是东区(为毛岭小学旧址,因此很多人也称东校区为毛岭小学),两个校区之间相隔1.5公里左右。

图源:百度地图

关于油铺小学的撤并,河塌乡中心小学校长张金中介绍,油铺小学2023年春季学期学生数为35人,其中一年级2人、二年级5人、三年级5人、四年级4人、五年级5人、六年级14人。2023年暑假期间,学校走访调研得知,除了今年已经毕业的14名学生外,还有12名学生有意向转出,而且没有新生报名,预计2023年秋季学期全校学生总数不超过9人。有家长也找到学校反映说,班级里就一两个学生,没有同伴,担心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不利。学校考虑到因生源太少,不利于开班教学,同时也考虑到优化农村学校、教学点空间、教育资源配置等,在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支持下,在广泛调研和严密论证基础上,学校决定拟撤并油铺小学。张校长说,当时所有家长都同意这样一个决定,如果有一个学生想要继续留下来,都会继续教学。

油铺小学 图源:央广网

宿松县教育局基础教育部工作人员介绍,河塔乡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一个地方,教育部门今年也在做一些基础教育的改革。学校也是考虑到在教学上做优化,所以作出了撤并的决定,当时所有的家长也都是非常赞成的。该工作人员还坦言,宿松县算人口较多的县,县里面每年的一年级新生往年都在9000多人,但今年一年级的新生却只有6000多人。

02

油铺小学停办以后

原来的师生、设施怎么办?

对于原来在油铺小学教学的老师,张校长表示,这些教师原本就是河塌乡中心小学的编制,油铺小学撤并后,老师跟着学生也一起到了河塌乡中心小学,包括里面的一些教学设备,也没有浪费,都放到了中心小学进行教育资源整合。

河塌乡中心小学跑道正在改造中

图源:受访者供图

张金中校长介绍,这些学生都被安排在了乡中心小学的两个主校区就读。河塌乡整个乡镇地域东西向呈一个椭圆形,乡中心小学有东校区和西校区两个主校区,包括原油铺小学在内的所有教学点距离乡中心小学这两个主校区均在5公里范围内,而且乡内的水泥路已实现了组组通,所有村组到乡中心小学的校车均能顺利通行,这为校点的重新布局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油铺小学撤并后,原来的学生们根据个人情况被安排在乡中心小学两个主校区的其中一个就读。现在有校车,家远的孩子可以每天在家门口乘坐校车上下学,也很方便。张校长还提到,在2022年的年度综合评估中,河塌乡中心小学是全县第一名,教育质量是有保障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河塌乡中心小学 图源:受访者供图

对于学生换学校,家长到底是什么态度呢?记者电话采访了部分学生的家长。

小欣(化名)是从油铺小学转到河塌乡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欣在油铺小学上到二年级,当时班级里只有3、4个孩子。小欣妈妈说:“我觉得孩子太少了,小孩上学没什么学习氛围,孩子上学也没有积极性,自己身边的好多家长早就把孩子转到乡镇上的学校了。”小欣妈妈表示,孩子转到河塌乡中心小学上学,对家里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自己本身是做服装的,原来在村里干活客户取货不方便,孩子转到中心小学上学后,自己也一起搬过来住了,在这边儿做服装,客户取货也方便些。小欣妈妈说,现在他们就住在学校附近,孩子上下学自己就可以了。

油铺小学撤并后,小琪(化名)去了毛岭小学(河塌乡中心小学东区)就读二年级。小琪爸爸说,学校撤并后,因为去毛岭小学更方便,所以没有像大多数孩子那样去西区就读。以前的油铺小学就在家门口,现在的毛岭小学比油铺小学远,离家大概10多公里。小琪爸爸表示,小琪现在的班级有30几个学生,目前孩子也已经适应了现在的学校。小琪的妈妈说,虽然油铺小学更近,但自己其实早就想把孩子送到现在的小学上学了,原来的油铺小学人太少了,学习氛围没那么好,孩子没有上进心。

轩轩(化名)也是从油铺小学转到河塌乡中心小学的学生,目前就读三年级。轩轩奶奶表示,自从孩子到中心小学就读以后,自己也跟着搬过来陪读了,虽然辛苦点儿,但是中心小学的教学环境更好。轩轩奶奶说:“感觉这个河塌乡中心小学环境等各方面条件确实好一些,孩子状态也好点,以前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现在好像同学多了有竞争的感觉了,做事也没那么磨蹭了。”

对于班内学生太少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吴秋翔表示,同伴效应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适度的同伴竞争能够有效促进学习和意识培养。当然,孩子的同伴越多,也能够获得更多样的人际互动和更多元的人生经历。

03

为何现在的乡村学校越来越少了?

油铺小学的撤并关停,并非个例。数据显示,相比2012年,十年来,我国小学数量减少7.95万所,降幅达到35%,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油铺小学教室内已空无一人 图源:央广网

在河塌乡中心小学校长张金中看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孩子对就学有更高要求和需求,农村校点有必要进行更合理的空间布局调整,以便更合理配制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另外,农村人口也不断地向乡镇、县城这些点集中,在乡镇、县城买房子和就业的都比较多,所以说孩子也就跟着家长向中心点集中。农村现在大部分都是这个情况,所以农村的学校越来越少。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表示,最近几年,他们在全国各地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在村里面念书的孩子越来越少,因为不少家长在外边打工,他们可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比如到外省去打工,或者是即使在本地打工,把孩子送到县城、乡镇去上学,所以在村小学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第二点,现在农村的生育率也大幅度降低,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在外务工机会的增加,农村的女性也不愿意多生孩子了,所以本身农村儿童的数量也不是太多,这样就导致很多乡村学校面临着办不下去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吴秋翔认为,农村学校数量上的变化涉及到供需等多方面的影响。从需求端来讲,随着城镇化率的加速和人口出生情况的变化,农村适龄儿童规模呈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总体城镇化率达81.91%,而同期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教育的城镇化率远高于人口的城镇化率。有学者预测,农村地区未来十五年内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适龄儿童均会在减少,前者下降更快。同时,大量农业人口转移使得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增加,都加剧了留在农村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人数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农村学校的办学规模。从供给端来讲,农村学校涉及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与配置的重要问题,反映出政府在教育公平与效率间的抉择。教育资源的投入不仅仅是校舍等硬件条件,还涉及教师、教育服务等软性投入。在当前“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如何用公共财政力量保障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成为县级人民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合并小规模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方式来提高区域办学效益,让村校向乡校、镇校乃至县校集中。此外,由于部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学校很难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于多元化、个性化和创新性教育的需求。在这种供需矛盾之下,办学质量较低、效益较低的学校也就消解拆并。

责编丨常瑞民

主编丨蒋   琳  

监审丨钟    倩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