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不指望你养我”:那些放狠话的父母,都过得怎么样了|阡陌的述说

Qian Mo De Shu Shuo

某位心理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被问道:

“和父母相处时,他们说过的什么话对你的伤害最大?”

她回答,某次和母亲争执产生矛盾时,母亲对她说:

“算了,我就当没养你这个女儿,以后老了我也不指望你养,我自己过。”

做了妈妈之后,她依然忘不了当年的内心反应:

生气、愧疚、被辜负、委屈、被冤枉……总之很复杂。

01

这段采访发布到网上后,98%的网友都表示听父母说过这句话。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届父母似乎都有了同样的默契:不能太指望孩子。

在跟孩子发生矛盾或争执时,“不必为我养老”往往成为“最后一个大招”:

“我又不是没有退休工资,你做什么和我没有关系。”

“就你那点钱,还等你给我养老?顾着你自己就行了。”

无论父母说出这句话时,处于什么心态,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孩子已经往心里去了。

当孩子听到“不指望你养老”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感受呢?

朋友就有相似的经历。

上学时,因为读文科还是读理科的事,她跟父母发生了争执。坚持读文科的她,把妈妈气得不愿再理她:

“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听我的,算了,反正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她眼里,选择学文学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要把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和这件事放在一起说。

她说:

“我就觉得委屈,急得直哭。

我不明白那突如其来吞噬一切的悲伤从何而来,但它完完全全笼罩了小时候的我,我像被什么东西击中,掀翻到很深很黑暗的海里。

我觉得自己被全盘否定了,甚至连呼救都无从谈起。”

很多年后,当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时,都能常常想起妈妈的那句话。当时的自己,真的有这么差吗?

即便是最亲近的人说出的狠话,也不会随着时间消除。

相反更像一根拔不出来的刺,扎在心里,反反复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如果真心害怕自己连累孩子,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有位父亲在评论区给出了很好的回答方式:

“你尽管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爸爸妈妈会全力支持你,不会拖你后腿成为你的负担。”

所以说,至亲骨肉,真的是无需用恶意去推敲和猜测。

03

看过那部孩子和妈妈互相打分的纪录片吗?

当主持人问妈妈们,会给孩子打多少分时,很多妈妈都说出了孩子的缺点:

不爱吃青菜、一天哭好几次、不听话……

分数也少得可怜,7分、8分甚至不及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当角色转变时,孩子们对妈妈的评价却十分一致:

“妈妈很漂亮”“妈妈烧饭给我吃,很辛苦”“想保护妈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有孩子都不假思索地给了满分。

不要低估孩子对自己的爱,也不要用极端的语言去证明或索要孩子的爱。

直接表达出对孩子的需要,希望孩子能多陪伴自己,也无可厚非。

但不要用恶毒的语言去试探孩子,不要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在他们心中的位置。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传承。

他/她们比想象中更爱你。

文末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E

N

D

(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收看收听更多《阡陌的述说》文章,请关注农视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如果您遇到什么困惑

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话

请给我们留言

阡陌的述说

希望给您带去力量 

成为您前行路上温暖的朋友

阡陌的述说在农视网等你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来源 | 读   者(ID:duzheweixin)

图片 | 千图网

主播 | 辛嘉宝

摄像 | 秦   鹏

剪辑 | 应仁杰   

编辑 | 李   滟

责编 | 康轩山  

主编 | 张   玮

监制 | 钟   倩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权威资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