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所内地高校本科毕业生,可申请“落户”香港!
近日,香港“高才通”大学名单扩容,新增了3所内地高校: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此前内地有9所高校满足“高才通”全球百强标准,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一时间,曾被人们津津乐道为新“C9”。此次随着3所高校进入名单,人们这回喊着:C12,来了!
图丨3所内地高校新增进入高才通名单
除了抢名校毕业生,香港更是准备赶早一步把人留住:港大、港中文等八所政府资助的高校将提升非本地学生学额,实际扩招人数大概达到1.4-1.5万人。
与此同时,香港也正发生着变化:港校因扩招而变得拥挤、食堂和图书馆都要排队;为了孩子高考,一群父母赴港读硕……
12所内地高校毕业生可“落户”香港
只用了8小时,一位在深圳从事汽车研发行业的南京大学本科校友就获批了“高才通”。
从事香港移民咨询近十年的一名中介,曾告诉记者:“相较香港其他引才计划,‘高才通’清晰简单,只要满足学历或收入条件中的一种就能快速获批。”
高才通计划将对象主要瞄准高学历和高薪人才,具体分为三类符合资格的人才:
A类为申请前一年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以上的人士;
B类则是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累计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C类即申请前五年内,从全球百强大学本科毕业,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
其中,A、B两类人士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来港发展,不设人数限额;C类则设有上限,为每年10000人。
按照规则,除此获批的两年内,“高才通”申请者需在香港找到固定工作或创办企业,收入或营收达到要求后方能续签,七年后才能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港校扩招
10月份发布的《施政报告》还提出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自2024/25学年起,香港八大院校的学士学位、副学位及硕士学位项目的非本地学生限额将由此前的20%提升一倍至40%,实际扩招人数大概14000-15000人。
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近三年数据显示,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学生就学人数已经有大幅增长:从2020/21学年的19459人,增长到2022/23学年的21675人,增幅达到11.3%。
其中,非本地生占比最高的港校是香港大学,约为28.6%;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占比约为26.1%。
港校明确要扩招的消息一出,内地的留学圈就沸腾了。香港的非本地生,主要还是来自内地。
例如,香港大学22/23学年所有课程非本地学生中,81.1%的学生来自于中国内地。
图丨截至2023年9月,港大2022/23年非本地生生源就读情况
扩招对于外人来说,或许只是数字的变化。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或许要承受更多的不便。
人多的结果是:食堂排队半小时起步、图书馆24小时全满、租不到房子、上课没位置被迫online……
图丨港校扩招后,学生感受到的变化
因此,《施政报告》提出扩招计划的同时,也正在跟上配套设施:教资会资助大学将继续推展多项宿舍项目,目标在2027年之前增加合计共约13500个宿位,照顾包括新增学生的需求。
此外,《施政报告》也从11月起,暂免在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增进学生对在港工作的体验与认识,提升毕业后留港发展的意欲。安排将试行两年,受惠学生超过35000人。
为下一代教育,涌进香港
香港吸引人才的大门一开,无数内地人涌去这片弹丸之地。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约1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0万宗获批,至今已有约6万名获批签证的人才抵港。
在这浩浩荡荡的6万抵港人里,有一群人具有代表性:赴港读硕,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在香港高考的机会。
图丨香港媒体报道:内地父母赴港读硕
简单来说,内地父母被港校录取后,可以申请学生签证,入境后办理香港居民身份证。毕业后,可以获得两年IANG签证,凭此可续签身份证。最后,在通过工作签证续签,满七年可以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只有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孩子才能参加华侨生联考,高考考入内地大学。如果只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孩子则可通过DSE考试报考香港本地和海外大学,不能报考内地大学。
因此如果计划让孩子在香港参加华侨生联考的父母,要在孩子9岁前就考虑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证。
图丨某香港中介发布的居民与永居的区别
对于父母来说,让孩子在香港参加高考,无疑是换了一个赛道上好学校。
“河南考生太多,我们确实卷不动。即便他最后考到六百多分,也只能上个非常普通的211,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一位40岁的河南妈妈,因此决定举家迁往香港,读港硕是她行动的起点。
2023年有306所内地院校通过华侨生联考,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一系列985、211知名院校,总共的招生计划有5116人。
据《财新》的一篇采访报道介绍,华侨生联考在2022年之前录取率在95%以上,因2023年报考人数大增,录取率降到70%左右。
“整体来说,联考部分科目的难度略低于高考,但英语水平和高考持平。”一位华侨生联考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港澳台华侨联考上985名校的分数线更低。
不盯着内地的高校,高考上香港本地好学校的录取率也很高。
根据香港教育局的数据,2023年DSE报考人数为50823人,而香港八大每年提供15000个学士学位给本地学生。也就是说,2023年香港八大的报录比为3.4∶1,录取率大约为40%,远高于内地985、211高校的录取率。
图丨香港
12所内地高校本科毕业生可申请“落户”,八大港校非本地生学额扩招,数万人涌进香港……
毫无疑问,香港正发生着深刻且影响久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