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听书
《被牺牲的“局部”》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这么一片区域——淮北,在两千年前,出过周游列国的圣人孔子,出过建立汉朝的刘邦张良。
然而到了明朝以后,这片土地变得洪水肆虐,土地贫瘠,民众随时面临饥荒和瘟疫,持续忍受了长达四百年的穷苦生活,好好的鱼米之乡,竟成了庞大帝国的注脚,成了被牺牲的局部,到底是什么制造了苦难?制造了罪恶?本书或许可以为你解答。
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区域社会生态史”。
各位朋友们你们好,最近网络上有一所大学风头正盛,这所大学,拳打清北、脚踢C9,学生人数更是比全国的大学生加起来还要多。
而这么牛的一所大学,既不是985、211,更不是双一流,完全依靠互联网办学,想必有人已经猜出这所大学的名字了,就是最近很有名的山河大学。
什么叫山河大学呢?得先从“山河四省”说起。
山河四省指的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横亘于中国版图的腹地,地理位置很重要,但这四个省的名牌大学却少之又少,于是,四省大网民就在网络上自发组建了一个“山河大学”,专门招收四省学子,希望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苦楚。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大中华的腹地,这几个大省怎么连几所好大学都没有呢?再一看,经济好像也不怎么行,要知道,这四大省可曾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常重要。怎么如今就这样了呢?
这个困惑,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两百多年前,四省的老百姓就产生过类似的疑惑,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本《被牺牲的“局部”》的主题。
当然,一本书不可能把四个省的问题都讲清楚,我们缩小一下范围,单说东边这一块,手边有地图的朋友可以拿个笔来,把下面四个城市连一连:河南商丘、江苏连云港,再到扬州和阜阳。
被圈起来的这一块,横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地理学家一般称之为淮北或者黄泛区,在上海话里,这一片地区的百姓被称为“刚波宁”,也就是江北人、苏北人的意思。
为什么圈这一块呢?因为这一块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在这片大地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来自这里,汉高祖刘邦崛起于这里的沛县,晋朝始祖来自于河南,宋太祖发迹于河北涿县,明太祖朱元璋来自安徽凤阳县。
也就是说,这片区域既出过教化万民的圣人,也出过好几个开国皇帝,此外,这里还有过富可敌国的盐商巨富,清末还出过揭竿而起的造反捻军,旧上海的青帮流氓也大多来自于这块区域。
怎么说呢,就感觉这地方,是个出帝王将相的地方,也是个盗匪帮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地盘,但甭管是皇帝也好,盗贼也罢,这地方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没变过,穷,一直就是穷。
历史上,这块地方动辄干旱加洪水双连击,洪水和干旱过后,又是漫无止境的饥荒和瘟疫,饥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土匪纵横肆虐,就连邪教也像病毒一样到处扩散。大概是长期以来的贫穷,此地民风也是十分彪悍,各种犯罪层出不穷。
总得来说,数百年间,不管是大明王朝的万国来朝,还是大清帝国的康乾盛世,甭管这中华大地上演着怎样的繁荣热闹,好像都没有这块地盘上老百姓啥事儿,因为他们被“牺牲”掉了,被忽略了。
可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