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闺蜜就给我发了一大堆抱怨的信息。原来昨晚,家里又爆发了一场母子大战。而原因就是因为手机。
老师和闺蜜反映,孩子最近上课总是犯困,好几次上课都睡着了。闺蜜很奇怪,虽然说孩子上初中了,但是每晚10点就睡了,早上7点起床,睡眠时间是很充足的,怎么可能困呢?
结果昨天半夜2点多,闺蜜起身去洗手间,听见儿子房间发出轻微的音乐声,打开房门,闺蜜差点气炸了,大半夜的,儿子竟然猫在被窝里打游戏!
一问才知道,孩子这段时间每天都打游戏到半夜,甚至有几次玩到天亮才睡觉。至于手机是从哪儿来的,更是差点让闺蜜气出心脏病,要知道闺蜜是严控手机的,根本没给孩子配手机。
孩子竟然是把早餐钱省下来,加上小半年的零花钱,七拼八凑自己去买了个手机。
闺蜜气得把手机砸了,将儿子怒吼了一通,一大早就和我哭诉,说怎么也想不到青春期的孩子这么难管,这么有主意了。
当初中遇到青春期,不管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初中,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走进入高中,向右走提前步入社会,这段时间的学习忙碌紧张,孩子不得不铆足了劲儿往前冲。
然而青春期的到来,让孩子变得不再“听话”,他们开始对学习之外的事情感兴趣,开始耍着心眼和父母周旋,变着花样折腾点儿事儿来,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习。
在这段紧张而充满矛盾的特殊时期,有3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毁掉亲子关系,甚至改变孩子的命运,家长要万分注意。
电子产品
闺蜜的孩子成绩一直不错,近半年成绩却直线滑落,实话实说,和玩手机是分不开的。晚上玩手机不睡觉,上课就犯困,不听课,功课自然就落下来了。再加上脑子里总是想着游戏,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而且眼睛也被搞坏了。
不止闺蜜家的孩子,身边有太多因为手机而出现成绩滑落,闹得鸡飞狗跳的家庭了,有的甚至闹到离家出走,要死要活的。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用手机,就会落后于时代;孩子小学玩手机,初中再没收也来得及。
永远不要低估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力,也不要高估孩子的自制力。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抵制不住手机的诱惑,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如果你现在就将手机等电子产品交到孩子手上,终有一天不得不咽下它带来的苦果。
早恋
孩子早恋是家长的噩梦。
不少青春期的孩子在爱情上开窍了,他们开始对异性有朦胧的好感,胆大的孩子已经背着父母谈起了恋爱。
然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没有自制力的,在中考面前谈恋爱,一定会分心,无暇学习。而且在容易冲动的年纪,万一孩子把持不住,出现进一步的行为,很可能会留下一辈子的伤害和悔恨。
所以,这个时期的父母都异常敏感,查手机,偷看日记,将孩子身边的朋友调查的一清二楚,而这些行为让孩子异常反感,甚至可能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家里不得安宁
言情小说
万万不要小看言情小说对孩子的摧毁力量,特别是青春期的女孩子,有些言情真的有毒。
大部分的言情小说,内容肤浅,传递的价值观都有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爱情观还不成熟,霸总,穿越,耽美,大女主的爽文,让她们不停幻想自己也能遇到家世显赫,用情至深的人,慢慢变成“恋爱脑”;她们甚至会代入身边的男生,热衷磕CP,胡思乱想,一天到晚白日做梦。
还有的孩子会将自己幻想成女主角,不自觉地模仿书中的人物,变得不伦不类。
我曾有有一个高中同学,就是读了太多的言情小说,看了太多的爱情肥皂剧,满脑子粉红色的肥皂泡泡,无心学习,从重本的苗子一路下滑,勉强进入了一个不知名的三本。
这三件小事情,看似不起眼,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却有着摧毁的力量。
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听不进父母的一句唠叨,你的一句劝就可能让孩子炸了锅,甚至你越阻拦,孩子越来劲儿,偏要和你对着干。
所以,父母一定要心里有数,越早铺垫越好。
1、从一开始就不要打开口子
想让孩子不玩手机,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从小就不要给孩子手机,二是父母不要当着孩子面玩手机。
弟弟的好朋友,以前放学周末都会一起踢球,骑车。自从有手机后,每天放学就急着回家赶在妈妈回来之前打游戏,周末也窝在家里玩,即使妈妈设置了密码,也早被孩子破解了。
别害怕孩子不玩手机,不打游戏就和同学没有共同语言。孩子之间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聊了,为什么你知道游戏?
从一开始就断了孩子玩手机的念想,不要让一时的纵容变成后面的后悔。
另外,若想孩子放下手机,家长也要先戒掉手机,如果你一天到晚抱着手机不撒手,就别怪孩子也沉迷其中了。
2、要让孩子有事可做
孩子没事儿干,自然就想着玩手机,看小说了。
给孩子培养一个兴趣,可以让孩子用来打发时间,而不是靠手机和言情小说。
多带着孩子出门动起来,逛街,爬山,骑行,踢球,游泳,太多的事情可以做,运动会让孩子心情豁然开朗,性格也变得阳光活泼,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还能减缓他们的叛逆,可谓好处多多。
多引导孩子阅读有深度的书籍,多和孩子深入地聊一些话题,当孩子的认知,思维变得有深度时,他就会更客观地看待手机,早恋这些事情,更能分清轻重缓急,也就是我们说的“更有正事儿”。
3、父母对孩子多一些陪伴
越是青春期的孩子,越需要陪伴。
内心的逐渐成熟和思想的幼稚,对父母的抗拒和情感对父母的渴望......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一个妥妥的矛盾体。
如果父母能多一些陪伴,和他说说话,聊聊天,下下棋,孩子的内心会更急平静,浮躁的情绪会逐渐沉静,情绪会变得平和。
温馨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有理解支持的父母会让孩子更愿意听一句劝。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更需要父母的智慧和方法,硬碰硬只能换来孩子更多的叛逆,多理解,顺毛捋,巧妙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远离这三个坑,才能平稳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