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学有余力?切忌跟风鸡娃

余  力

断更了好多天,抱歉,上个月广告儿多,不得不强打精神使劲写,有点透支,歇个两天,岁数大了,精力不济。

说起来,人的精力是不同的,能力是不同的,有人可能一摊事儿都搞不好,有人多线程搞好几样事还游刃有余。

搁学生时代,就是学霸和学酥的重要区别。

如今有了互联网,学习资源空前丰富,试问哪个鸡娃家长没疯狂买过教辅?没囤过满满的网盘资源?没打印过各种资料?没认真了解过机构班型和名师?

郁闷的是,空学得一身屠龙技,到家只能一声叹息……家里的渣娃作业都写不完,哪有功夫干你这些精神食粮。

娃小的时候尚能安慰自己,提前囤了,总有用上的一天。娃大了才会真正知道,摊上学无余力的娃,真的什么也不用你搞,能看着孩子把课内作业弄完都很不容易了。

学有余力,作业写得快,各种任务统筹完成,还能额外学点别的,拓展拓展,超前超前,然后晚上早早儿睡觉。

学无余力,天天干到二半夜,按下葫芦浮起瓢,顾得上这科顾不上那科,赶上个想鸡娃的爹妈再加点作业,孩子那叫一个苦不堪言。

所以其实我真正想说的已经呼之欲出了——爹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学习阶段、进度和效果,慎重评估孩子能够承受的限度,理智出手,适当辅助。

跟风鸡娃最最不可取。

比如我们小学时也有过这种阶段,看人家报5个奥数班学挺好,十分眼热,同时报过3个。事后审视那段时间,学得相当混乱。课上内容没有时间复盘整理,课后作业来不及写,英语也搁下了,可以说得不偿失。

其实很多过来人都说过这事儿,但大家未必往心里去,学不学奥数,学不学剑桥,能不能提前学初中,判断标准其实是就四个字,看是否——学有余力。

别人报一堆课,你也报一堆课;别人做了好多教辅,你也买一大堆教辅;别人跟某个名师出了成绩,你削尖了脑袋去抢那个名师;别人打高联了,你也非得让孩子提前学到高中……

然而这都是不切实际,不明智的,自己的孩子自己应该了解,自己应该有所判断,强扭的瓜不甜,学无余力,你还给安排一堆东西,那结果会更糟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如果孩子确实是学有余力,建议也别耽误,该加就加点。少年时代,额外学点什么也不吃亏,哪怕多看点科普书呢。

以小学来说,其实课内真的没啥啦,多少也得学点儿外面的,否则上了中学没有提前量没有优势学科,很难受的。英语优势,语文优势也很好啊。

但具体报几科,报几个班,做多少题,家长就得对自己娃心中有数了。学就学扎实了,盲目追求课时、追求进度、追求数量,孩子未必能学好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学就不太一样了,科目多,任务重,抠分儿细,校内竞争压力陡增,能学有余力的孩子越来越少,课余时间特别宝贵,家长真得规划好。

我总听家长说想给中学的孩子补课,可能这个补课就是真补课了,跟小学的“培优式补课”是两回事。

但我觉得是不是还是家长多用点心,多参与点儿,把学校的作业认认真真完成,把老师的要求落实好,然后看看孩子如果课业压力已经很大,就别再给加课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如果以中学这个课时压力,每天感觉还轻轻松松游刃有余的,你就悄咪咪地哄着再给加点东西。

数学物理往前或者往深了再学学啊,英语每天都做点时文阅读完形填空啊,各种科目有条不紊地加点教辅啊,然后晚上早点儿睡觉,养足精神好上学。

听课效率,其实就足以拉开一票人的时间差了。白天上课趴那儿睡觉,晚上学得再晚,不也是打水漂儿吗?

有多大余力干多大事儿,我们是不想当年一吗?我们是不想竞赛吗?我们是不想上清华吗?我们是不想当首富吗?

非不想也,是不能也。

图片 | 网络截图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