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看不得孩子受一点苦,尤其是人老了之后,总觉自己有钱有时间,能多帮孩子一把就帮一把。
结果,在很多年轻人眼里,父母的资助帮忙都是应该的,如果父母不伸手,反而还会闹脾气,结果就是很多家庭在这些方面就闹得不太愉快,甚至翻脸。
所以,人老了之后,再爱孩子也要记住,这3样东西千万不要交出去,紧紧攥在自己的手里。
第一样:钱
王奶奶的儿媳去年生了一对双胞胎,王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孩子生下来没几天就收拾东西去儿子家帮忙照顾孩子。
结果,不到半年,王奶奶和老伴就灰头土脸地回来了,见人就哭诉儿子儿媳没良心。
原来,得了一对大胖孙子,王奶奶特别高兴,想着孙子需要老两口的照顾,以后大家肯定就住在一起了,那么家里人口多,开销肯定会大,于是就将两人的存款和工资卡全都给了儿子。
万万没想到,才住了不到一年,家里就产生了各种矛盾。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同,再加上和年轻人的育儿理念不同,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加在一起,最终爆发了。
王奶奶老两口打算回老家,可是钱却要不回来了。儿子说自己供房供车养孩子,开销太大,存款先拿来应应急,就当是从父母手里借的,以后慢慢还。至于工资,人老了也花不了几个钱,以后每个月给他们打2000块生活费,多出来的工资,希望父母留给自己养娃用。
孙子看不到,钱也没有了,王奶奶刚到家,就气的病倒了。
作为父母,总是看不得孩子吃苦,最直接的帮助就是金钱上的,所以不少老人都会将自己的全部家当交给孩子。
孩子生活不容易,老人可以适当资助,但是千万不要将家底全都交给孩子,否则只有后悔的份儿。
等你有头疼脑热需要去医院的时候,等你想买件衣服吃点好的的时候,当你想出门旅游时,就会发现,钱在自己手里才有底气。
只有没出息的孩子才会惦记父母的钱,如果你的孩子总在你的钱上打主意,一定要提高警惕了,要明白钱一旦给出去肯定就要不回来了。
尤其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以及多子女家庭,钱一定要放在自己的手里,才占主动。
第二样:房子
儿子一结婚,老邻居就卖掉了老家的房子,要搬去和孩子一起住。周围很多人都劝他们不要冲动,先把房子留着,万一将来住在一起不开心,自己还有个退路。
可是老邻居自信地认为孩子从小就孝顺,肯定没问题。
果不其然,在一起住了不到一年,老邻居和老伴就气哄哄地回老家了。可惜当地房价上涨,手上的大部分钱又给了孩子,老两口买不起房,现在只能租一个便宜的房子生活,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李爷爷的孩子结婚后就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孙子4岁的时候,儿子儿媳打算搬出去单过,李爷爷心疼孙子,最终将房子留给了儿子一家,和老伴租了个小房子搬了出去。
很多老人都自信地认为大家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实际上这真的不是好选择。
首先生活上大家就融不到一起,年轻人喜欢熬夜,老人喜欢早睡;年轻人喜欢热闹,老人喜欢安静;年轻人周末一觉睡到中午,老人习惯早起看着就来气,特别是很多老人一边帮年轻人做家务,一边又抱怨年轻人太懒什么都不做,很容易产生矛盾。
尤其等孩子结婚后,家里多了一口人,生活和饮食习惯更有可能格格不入,老人更有可能看不惯,最终矛盾大爆发。
老人要转变自己陈旧的老观念,不要将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孩子长大了,就应该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想孩子了,就在节假日的时候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走到不能动的那一步,就不要硬凑,大家都不开心。
第三样:健康
人老了,健康一定是最重要的。
小区里的赵奶奶特别时髦,退休后就和老伴一起报了老年大学,早起打太极,晚上去跳广场舞,平时还特别注意养生,在吃上很舍得花钱,不想做饭就和年轻人一样下馆子,平时各种营养品维生素一直坚持吃。
和小区里的其他老人比,赵奶奶老两口看起来的确很年轻,精气神足,快70了还身材挺拔,身体基本啥毛病没有。
赵奶奶坚信老人身体健康就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所以他俩每天都保持好心情,养好身体,让儿女一心拼事业,毫无后顾之忧。
曾看过一张照片,疲惫不堪的儿子坐在两张病床之间,左手是母亲,右手是父亲。
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工作竞争激烈,压力大,如果父母再生病需要照顾,事业必然要被影响。尤其是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旦父母生病,必然要牺牲事业。
更何况有句老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懂的都懂。
所以,身体健康既是老人自己的福气,也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千万不要舍不得花钱,懒得锻炼身体,要记住,只有将健康紧紧攥在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注意饮食,注意养生,适当锻炼身体,老人的身体好了,孩子才能尽力打拼未来,你自己也过得舒坦,不是吗?
中国式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牺牲感”太强,年轻时为孩子拼命赚钱,年老时为孩子带娃做后勤,一辈子都是围着孩子转,付出多少都毫无怨言。
然而我们要明白一点,我们要先成为自己,才能成为父母,孩子可以独立,父母应该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无私奉献”已经不适合当代的家庭关系了,作为老人,学会关爱自己,享受生活。对于孩子,更是要学会放手和尊重。
钱、房子和健康,你认为老人应该攥在自己的手里,还是应该交给孩子,继续奉献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