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法治宣传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长期性工作,筹建省级宪法主题公园对推进全省普法宣传工作有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近日,记者注意到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发出呼吁,倡议建立省级宪法主题公园,让市民学习宪法、礼敬宪法“有地方可去”。河南多位代表委员为何再提宪法主题公园建设?此前经历了哪些过程?建立宪法主题公园有哪些意义和影响?目前国内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要回答这些问题,先从今年的一道高考题说起。一道高考题宪法主题公园这样精彩呈“宪”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这是202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政治部分的一道非选择题,参考答案从背景素材、考点考查、能力考查、核心素养等多个方面给出详解。题目中的宪法主题公园如何精彩呈“宪”?参考答案认为,兴建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彰显了宪法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实践活动精彩呈“宪”,成为开展全民普法教育的宣传载体,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宪法意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宪法宣誓活动,有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坚持依宪治国,有助于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有助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宪法有多重要?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从入学、工作、结婚到退休,宪法都与其息息相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宪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高考题以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为素材,除了宪法的法律地位外,让我国这部根本大法让更多人了解、掀起学宪法用宪法的高潮,想必也是用意所在。一位市民正在阅读宣传册代表委员建议筹建省级宪法主题公园加强法制宣传高考题中宪法主题公园的意义和我省代表委员呼吁设立省级宪法主题公园不谋而合。“每年普法宣传的地点总是不固定,紫荆山公园、绿城广场、东区的如意湖广场都充当过这样的角色,这让想带着孩子学法的家长们感到很苦恼。”宝妈张女士认为,郑州应该有一座省级的普法公园,尤其是宣扬宪法的主题公园。市民群众、普法工作者的“烦恼”,也受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积极关注。“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但是,省内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庄重正式的礼敬宪法的场所。”河南省政协委员李敬欣告诉大河网记者,河南应当有一个场所让宪法文本走进生活、贴近市民,融入人民的信仰之中。“其实这几年,省内的一些代表委员一直在推动和促成这件事,省人大常委会和相关部门也给与了积极回应。”李敬欣表示,希望宪法主题公园的建立能推动宪法走进群众、深入人心,进一步营造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的浓厚氛围,打造河南的宪法宣传教育品牌。“宪法主题公园可以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与李敬欣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省人大代表、许昌市兴源铺村党支部书记刁明安。“宪法主题公园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互动游戏等活动,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认同宪法、践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这样的公园可以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刁明安说。对筹建宪法主题公园,全国人大代表马豹子也多有关注。“我们大黄村就有一个法治游园,村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建立省级宪法主题公园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关注宪法、学习宪法,为广大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提供了一个走近宪法法律、学习宪法法律的生动平台。”在宪法主题公园如何设置方面,马豹子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宪法主题公园的建立,可以以图文宣传栏、警示牌等为载体,将宪法元素与法治文化紧密结合,以更加人性化、生动直观的方式将宪法法律学习宣传工作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经纬广场上的宪法宣传牌法律从业者说由省级立法机关牵头建设宪法主题公园尤其必要不仅仅是代表委员,在众多法律从业者看来,省级宪法主题公园的建立也应“提上日程”。郑州政协委员、河南英协律师事务所主任岳恒旭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交通枢纽,应当在科技、文化、人文、创新等方面做出突破性的变革。“宪法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之母,仅仅在12月4日宪法日做一些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宪法在我们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就需要在郑州市区建设(或者在现有公园的基础上整改)一个宪法主题公园。”岳恒旭认为,公园的主题内容可以从宪法的由来、起草、每一次的修订背景、实施等方面入手。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漫画、文字、雕塑、动漫等。“宪法主题公园的建设将对郑州整体人文创新品牌的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社会效果和良好的法律效果。”岳恒旭说。卢氏县法院五里川法庭庭长王彬告诉大河网记者,宪法主题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在群众中弘扬宪法精神,倡导全民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让社会公众、游客在休憩游玩的过程中感受法治文化熏陶,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结合人民法院法治宣传工作,王彬认为,宪法主题公园还能够为组织干警接受宪法教育提供平台。“通过阅览主题雕塑或法治人物的法治故事、法典解读等内容,有利于我们进一步领悟宪法条文,进一步树立担当意识,增强实干精神。干警们还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过往群众讲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等,通过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王彬说。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王印春律师认为,尽管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一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由于平时用到宪法的地方很少,我国的司法机关审理各类案件时又几乎用不到宪法,因此宪法又是“抽象的”、“高不可攀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宪法的力度,让普通群众熟悉宪法、使用宪法。建设宪法主题公园就是一个好办法。据悉,江苏省南京市建设有一个宪法主题公园,氛围温馨而不失严肃,宣传效果很好,由省级立法机关、普法机关牵头建设宪法主题公园尤其必要,能在全省的普及宪法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王印春告诉大河网记者,“建设省级宪法主题公园势在必行。”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刘晓良表示,宪法主题公园有利于人们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经纬广场上正在锻炼身体的市民专家设立宪法主题公园,助力法治国家建设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军认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蔡军认为设立宪法主题公园是通过园林的形式来弘扬宪法,将学习宪法与享受美好环境相结合,将法治文化理念与生态绿化相融合,让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沉浸于法治文化的熏陶之中,零距离感受法治精神。“通过宪法主题公园的建设能够积极引导全社会关注宪法、学习宪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人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让参观者了解宪法精神,认同宪法价值,并主动践行宪法理念。”蔡军说。精彩呈“宪”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推动建立宪法主题广场12月4日,作为全省宪法宣传周的精彩一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在郑州经纬广场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记者注意到,在经纬广场内新竖立了宪法宣誓墙等一些带有宪法主题元素的标志物,让市民学习宪法、礼敬宪法“有地方可去”。庄重威严的宪法宣誓墙,随处可见的宪法宣传牌,让经常来经纬广场的市民有了全新的感受。宪法宣传日当天,志愿者们也早早“摆摊”迎客,除了宪法,还有民法典等各种法律手册。宪法知识、宪法精神从这里走进千家万户、融入日常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这边老年人比较多,会经常遇到子女赡养等养老问题。我们准备的法律手册都是问答的形式,让群众能看懂、会用法。同时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印有法律知识的小礼品,更大激发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一位志愿者说。据了解,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推动建成的这座以宪法宣传为主题的广场,是在不改变经纬广场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的修建,力求让宪法元素充分巧妙地融入公共休闲空间,使人民群众在漫步游玩、休憩娱乐中领略宪法精神,感悟宪法力量。整个广场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东广场属于主要区域,以宪法宣誓台为核心,周围树立八块宣传牌,主要内容包括了宪法的发展历程、八二宪法修正案的主要的内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西广场主要是将宣传牌与园林草地建设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共有九块宣传牌,有宪法简介、宪法总纲内容节选以及宪法相关法(立法法、监督法、代表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相关负责人表示,经纬广场宪法主题公园充分展现了宪法知识、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等元素,传递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的建成,代表着全省再添一座传播法治文化、弘扬宪法精神的崭新宣传平台,彰显了我省崇尚宪法、厉行宪法精神的价值追求,让人民群众在休闲的同时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全省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在宣传宪法的志愿者新闻多一点河南要求在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中嵌入法治元素法治宣传教育在拥有近亿人口的河南已取得显著成效。由河南根据省委、省政府转发的《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在宪法宣传方面,表示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宪法教育,组织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原原本本学习宪法文本。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宪法宣誓。把宪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以宪法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家认同。在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提到,要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在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中嵌入法治元素。坚持共建共享,拓展各行业各领域法治文化载体阵地,促进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场馆、公园、长廊等阵地,提高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来看看咱河南各地的法治宣传公园河南普法工作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从各地不拘一格的法治公园就能看出来。鹤壁淇滨区宪法主题公园淇滨区宪法主题公园位于淇滨大道与华山路交叉口东南角,于2022年7月落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1.04公顷。宪法主题公园的落成,不仅大大丰富了淇滨区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了全区公民的法律素养。宪法主题公园设计重点以“宪法”为核心,以“学宪、尊宪、守宪、用宪”为主题,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让群众乐见、乐闻、乐学、乐用。该公园主题板块包含“宪法宣誓广场”“宪法宣誓墙”“宪法故事”“宪法戒尺”“法在身边”“普法园地”“宪法发展史”“法律圆规”“警钟”等展示区域。居民在休憩、游玩的同时能学到法律知识,感受浓厚的宪法文化氛围。焦作大沙河宪法广场该宪法广场位于大沙河北岸,占地约1500平方米。广场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为主题,设宪法主题景观墙、宪法知识测试栏等设施,游客既能游览园区,又能接受宪法教育,牢固树立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卢氏县宪法主题公园该宪法主题公园以“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要内容,园内涵盖宪法宣誓誓词主题墙、宪法树、宪法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宪法语录、民法典小知识、百法魔方等,将法治元素和公园自然景色有机融为一体,体现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彰显了恪守法治原则、弘扬法治精神、履行法治使命的价值追求。除了宪法主题公园,河南也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法治文化宣传场所,譬如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第二批示范基地——开封柳园口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延津县法治文化公园等,漫步河南城乡街头,各种法治小广场、法治角融法治宣传于美景中,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