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知名打假人王海公开举报江西新余一职业院校克扣学生巨额实习报酬,引发广泛关注。据原就职于该校的教师向王海爆料称,该教师前妻颜某某负责学校每年招生工作和学生的实习工作,意外流出的账本和流水记录了校方克扣学生实习报酬的明细。随着事件被曝光,新余市联合调查组发通报称,责成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处理。近日,新黄河记者从新余市联合调查组获悉,经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初步调查,发现颜某某等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现已立案侦查并对颜某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实习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多数情况下,实习被称为学校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也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课”。然而,近年来,随着多地曝出学生实习遭遇强迫、实习报酬缩水等事件,让学生实习尤其是职校学生实习的违法违规现象被推上舆论风口。
事实上,一些学校由于频繁与资本“挂钩”,导致丑闻不断。强制订奶,强制购买指定书籍,强制用餐,机构中介费,实习报酬提成……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的教育乱收费、滥收费现象,让教育沦为一些不法分子的敛财工具。这些不法分子置学生踏入社会后可能存在的无限可能于不顾,选择在关键时期暗中榨取他们身上的价值,哪怕是几元钱也不放过,不仅“吃相”难看,还顶风践踏了社会公理,引起社会公愤。
时代坚信,学生是天之骄子,学校是社会浇灌心血的地方,是培养未来国家和社会支撑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学生都不应当沦为廉价劳动力,更不能成为企业和学校“谈判桌”上的“筹码”,学生的劳动成果,一分一毫也不能被榨取,更不能流向私囊。
2021年12月31日,教育部等八部门修订并印发了新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其中提到,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培训费、实习报酬提成、管理费、实习材料费、就业服务费或者其他形式的实习费用,不得扣押学生的学生证、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学生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收取学生财物。此外,上述规定中还提到,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干预职业学校正常安排和实施实习方案,不得强制职业学校安排学生到指定单位实习,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
在政策的规范下,让学生实习走在阳光下,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层面,应当加强对学校的监管,确保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为本,培养更多人才。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让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严惩教育范畴内的牟利敛财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环境。
学校层面,应当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教学全流程更加公开透明。在学生实习方面,多与实习企业洽谈,建立平等的对话交流合作关系。
学生层面,在求学过程中要学会努力维护自身权益,及时与家长沟通,勇于对实习中存在的廉价用工、专业不对口现象说“不”。
评论员:李震 编辑:俞丹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