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某燕,67岁,大连人,2021年患眼疾致失明。其前夫叫朱某礼,二人于1977年结婚,育有两女。1985年,在于某燕服刑期间,朱某礼将女儿们带去日本抚养。1989年,于某燕出狱,二人诉讼离婚。至今,她与女儿们分别近40年。随着年老体衰,于某燕对女儿们的思念更加刻骨,她决定向本报求助寻亲。
于某燕和房东共用的小院。
一个坏消息
于某燕的眼睛已处于青光眼绝对期,光感丧失,角膜、晶体浑浊,且产生了新生血管,即使手术,也无法恢复视力了。
一个好消息
发稿前记者获悉,于某燕通过摇号获得了一个39平方米的廉租房,已免除房租和采暖费等,过几天就能搬过去。
期待能有好消息
辛寨子街道社会救助中心救助专干卢毅给于某燕讲解相关政策。半岛晨报、39度视频摄影记者范佳德
现状 失明老人想寻找失散的女儿们
记者第一次见到于某燕,是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社会救助中心的救助专干卢毅引荐的。卢毅告诉记者,街道有个低保户,是双眼失明的老太太,她与两个亲生女儿分别了近40年。随着年老体衰,无依无靠的老太太想找寻当年失散的女儿们。
于某燕,67岁,大连人,目前租住在辛寨子街道的一个院子的偏房里,每月租金300元。乍一走进于某燕的小屋,记者眼前一片漆黑,于某燕感应到了记者的不适,熟练地伸手打开电灯。记者随后看到,小屋约20平方米,进门是厨房,有锅有灶;里面是卧室,有桌椅和一张大炕,布局相当紧凑。不过,屋内一点不显凌乱,锅碗瓢盆、床被桌椅等一应物品,收拾得整整齐齐;老旧发黄的墙面还贴了一层“壁纸”。于某燕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是个勤快爱干净的人。
冬季到来前,于某燕托表弟刘先生帮忙买了1000元的干柴,一是用来烧炕取暖,二是做饭。于某燕有一只小狗做伴,时不时还会烧水给狗洗澡。大锅连大炕,小屋暖烘烘,于某燕的冬天倒也还算舒适。不过,双目失明还是给她的生活造成了不小困扰。“用打火机点火烧灶时,一不小心就烫着手。”于某燕展示着手上刚烫的水泡笑着说。
提及双眼失明的原因,于某燕说是长时间上火导致的。“孩子打小就被带走了,不在身边。想孩子想得上火。”她有点感伤地说。随着年龄增长,她发现自己接连确诊高血压、青光眼等病症,身体越来越差。“2019年7月,眼睛开始看不清,眼球和头都痛,痛不欲生,但因为手头拮据,没有及时住院治疗。2020年初,双眼就看不见了。”此前多年,于某燕主要靠在服装厂打零工生活,经济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采访期间,于某燕在房东李琼梅的陪同下,前往大连华厦眼科医院进行公益性的检查治疗。一番检查后,该医院院长卢燕表示,于某燕的眼睛已处于青光眼绝对期,光感丧失,角膜、晶体浑浊,且产生了新生血管,“即使手术,也无法恢复视力了。”
卢燕院长给于某燕做光感测试。
往事 38年前入狱,俩女儿被带去日本
2019年,时年63岁的于某燕尝试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在准备相关申请材料时,于某燕与辛寨子街道社会救助中心的救助专干卢毅结识,揭开了她那段深埋心底的往事。
于某燕生于1957年,1975年和前夫朱某礼相识相爱,1977年二人登记结婚,并于1980年和1982年分别生育女儿朱某媛和朱某楠。朱某礼生于1952年,是原大连自行车厂的职工。朱某礼父母在儿子婚后不久,搬去了日本生活。于某燕说,起初,自己的父亲并不同意她的婚事,是担心朱某礼有一天会丢下她,投奔父母去日本生活。她没想到,其父亲一语成谶,二人的生活很快迎来了变故。
据于某燕的说法,1983年底,朱某礼带她到山东的亲戚家过年。其间,二人卷入一起诈骗案。在于某燕被审查期间,朱某礼陆续为于某燕和2个女儿办理了护照和前往日本的签证。“朱某礼说,他和孩子先去,等在日本安定下来后再来接我。”于某燕回忆道,但她没想到,1985年其入狱后,再也没见过女儿们。
1989年,于某燕减刑出狱。朱某礼没露面,委托其大哥朱某仁向于某燕起诉离婚。经法院调解,朱某礼一次性给于某燕生活帮助费2000元,两个女儿都归他抚养。
救助专干卢毅带于某燕外出。
寻亲线索
寻亲人于某燕,大连人,1957年生;前夫叫朱某礼,1952年生,原大连自行车厂职工;女儿朱某媛和朱某楠,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出生。父女三人住在日本兵库县明石市。
心愿
想在有生之年见见孩子们
2019年,于某燕通过了低保户审批。双目失明后,又增加了残疾人的相关保障政策,每月生活保障补助金1687.5元。此外,还享有过节补助、租房补贴、采暖补贴,以及免费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省吃俭用着,生活上够用了。”于某燕表示,在各级政府的保障下,卢毅、表弟小刘,以及邻居们的帮助下,她对自己的生活还算满意。不过,一直没有女儿们的消息,让她的心情始终留有一丝阴霾。
卢毅向记者引荐于某燕时感叹,“我也是当妈的,我要是几十年看不到孩子,会心痛死。”于某燕接受采访时多次哭诉,“就想在有生之年见见孩子们。只要能看她们一眼,我死也安心了。”随着身体逐年变差,她找寻女儿们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
于某燕回忆称,2001年她曾托人给朱某礼打过电话,想问问孩子的情况。“朱某礼告诉我,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不要打扰她们。”她说,她当时哭过很多次,但从那之后,她决定不再联系朱某礼。
“我能不想孩子吗?一直都想。”于某燕自问自答。近40年来,她没再见过孩子们,连个照片也没有。即使再见着孩子,可能也不敢认了,何况她还失明了。“孩子如今都40多岁了,她们在哪?生活得怎么样?我都不知道。”于某燕说,当年的知情人都失去了联系。唯一的线索是二人离婚调解书上,朱某礼留下的地址:日本兵库县明石市。2020年初,卢毅曾托其在日本的朋友查访该地址,但没有结果。
于某燕默默期待着,有朝一日孩子们回国,“我就是想见她们一面。”于某燕自知和孩子们没有感情,她也不想过多打扰。
采访期间,有热心邻居来找于某燕唠家常。其表弟刘先生打来电话,说给买了点蔬菜和米面,耐心询问她的需求。发稿前,记者得知于某燕通过摇号获得了一个39平方米的廉租房,已免除房租和采暖费等。“过几天就能搬过去。”于某燕高兴地说。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卓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