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我不会”,他可能是真的遇到了坎儿,家长要这样帮他

假设你正在厨房做饭,孩子哭着跟你说自己怎么也搭不好积木,让你帮忙搭,你会怎么做?

帮吧,担心孩子每次遇到困难都要大人帮忙解决,大人不帮忙就哭闹耍赖,不帮吧,看着孩子可怜兮兮的小脸又心疼。

怎么办呢?

01.为什么孩子总说:“我不会”?

每个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他们在困难面前说:“我不会!”“我不行”“我不敢”时,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家长们肯定也发现了,这些事情家长明明已经教过孩子,甚至是教过好几次,或者孩子动一下脑筋就能做到,他却总是说不会。

这并不是娃学得不认真或故意的,而是因为这三个情况:

第一,我不会,妈妈就会帮我。

这种类型的孩子,一般都有对“慈善且热心”的父母。孩子一有困难,立马帮忙,长此以往,孩子有了依赖性,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找父母帮忙。

第二,“我不会”是因为目标任务太困难。

儿童认知发展学家皮亚杰指出,每个孩子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认知。比如三岁的孩子,你教他几遍他可以顺利的背出《静夜思》,但如果你问他“地上霜”是什么意思,他就不知道,回答不出来。

所以当孩子说“我不会”的时候,父母要思考这件事是否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第三,“我不会”是孩子觉得自己不行。

若是稍大点的孩子经常说“我不会”,那可能是他的自我效能感不足。自我效能不足的孩子,通常表现为不自信,他不知道也不相信自己能做成这件事情。所以,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会习惯性地说“我不会”。

父母只有先识破孩子的“我不会”,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才能更好育儿。

02.孩子说不会,这样帮忙最有效

所以当孩子说“我不会”时,家长不要急着立即伸手帮忙,采取以下的方式可能更有效。

第一,先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

父母可以先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一下,或者告诉孩子尝试之后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吃个糖果,多玩十分钟玩具之类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即使做错了,父母也不要急着去纠正,让孩子继续完成,因为孩子在玩的时候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比如他没有把白云画成白色,而是画成了红色,这并不是孩子画错了,而是在孩子的心里,云朵本身就是多彩的,他下次可能会画成绿的、蓝的,这些其实都是没错的。

平时,父母也可以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例如参观博物馆、参加课外活动、阅读各种书籍等,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和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并一起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想自己做,你又不想帮他做,那你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做其他他愿意做的事情。

这其实就跟我们成人在做某一件事情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去做做其他的事情,换换脑子,然后再去做这件事,可能就做好了。

第三、科学有方法的帮助。

如果孩子哭闹,非得你帮忙做,那也不用完全就不帮孩子做,可以帮,但不能全部帮。

比如搭乐高,你可以告诉孩子让孩子搭底部他能搭的部分,然后你带着他一起搭比较难的部分,可以边搭边跟他聊为什么要这样搭。

搭完之后,如果孩子愿意,你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再搭建一次。

这样做,既能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有困难的时候是可以找到人帮助他的,又可以从失败中学到经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因此,当听到孩子说“我不会”时,父母需要给予的不仅仅是理解和包容,更是鼓励、陪伴、支持和爱。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