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孩子 要避免沦为“凶手”

河北3名初中生杀害自己的同学,很多老百姓都义愤填膺:

这些未成年恶魔,难道就没人治得了他们了吗?

的确,大家都怕了,尤其是在外打工的人,他们非常害怕半夜接到电话。明明我走的时候他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所以,大家都在讨论,自己的孩子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毫无疑问,凶手罪大恶极。

然而,单纯的情绪发泄没有太大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得看到里面的原因。

剔除先天性的、基因里携带的犯罪分子。更悲催的是,如果深究原因,底层老百姓更应该担忧的是:自己的孩子如何避免沦为犯罪分子。

根据《2017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基于未成年犯与其他群体的比较研究》(作者:路琦 郭开元  张萌 张晓冰 胡发清 杨江澜),有几个结论:

1、农村、乡镇、县城的孩子,容易成为犯罪分子

在成长地方面,44.9的未成年犯来自农村,19.0%的来自乡镇,16.8%的来自县城,7.2%的来自市郊区。

2、小学生、初中生,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

在所调查的未成年犯中,小学的占26%,初中的占63.9%,中专或 高中的占9.9%,本科的占0.2%。

由此可见,未成年犯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中小学为主,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未成年犯所占比例最高,比成年犯高出10.4个百分点。

常见罪名是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盗窃等等。

3、父亲小学、初中毕业,孩子容易成为犯罪分子。

未成年犯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小学和初中文化,占比高达84.9%;

当然,成年犯罪的父母,也基本上都是小学和初中文化,占比高达81.8%。 

合起来看,来自农村、乡镇、县城的孩子,父母小学或初中毕业,他们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容易堕落为未成年犯罪分子。

其实也就是,底层的孩子,容易成为未成年犯罪分子。

这是统计结论,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

如果愿意接受,那么来自底层的家长更应该考虑的是:谁把底层的孩子逼成了犯罪分子。

1、网络游戏。

2018年2月7日,新华社有一个报道,在湖南武陵山区的一个贫困县,沉迷于一款暴力电子游戏的15岁少年小唐,为了在现实中体验虚拟世界杀人的“刺激快感”,将23岁的女邻居小西残忍杀害。

其实,网络游戏的危害大家都清楚。

很多利益相关者也会反驳说,我见过那么多人玩游戏,怎么没见过有几个犯罪了的啊。

这其实是有研究支撑的。

刘亚娜、高英彤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发表的《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及引发犯罪的实证研究与应对机制》论文中实证分析了网络游戏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性。

统计发现,在回答“玩网游过程中遇到与其他玩家的矛盾与冲突时你会怎样处理”问题时,有效百分比为53.1%的人选择了网上 PK(对决),同时有效百分比为12.6%的人选择了模仿对战游戏,网下找到该玩家武力解决。

这虽然比例不高,但由于我国青少年群体的基数较大,实际生活中由此导致的剧烈冲突乃至违法犯罪情况,并不少见。

从我们对某市看守所96名未成年违法犯罪者的访谈来看,也确有十几例青少年犯罪案件是由于网上“结怨”而转化为网下“械斗”引起的,这恰与12.6%的有效百分比相互印证,切实说明了网络游戏沉迷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底层人的父母又疲于奔命,无暇投入过多精力。

所以,如果国内各大游戏公司无法控制未成年人玩网游,那么就干脆全部关闭网络游戏。

这些游戏公司利用人性的弱点,开发出一款又一款让未成年人沉迷的游戏,自己却赚的盆满钵满。

底层的孩子沦为犯罪分子,有限公司难则其咎。

2、父母离异。

看下面的数据,考上大学的孩子,父母基本都没有离异,离异父母仅占7.3%。

相反,未成年犯,父母离异的比例大幅增加,高达35.76%。

成年罪犯,父母离异的比例也很高,高达22.91%。

所以一个结论是,父母离异的孩子,容易沦为犯罪分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问题是怎么引起的?

从微观上看,父母双方离婚,肯定是两个人的个人问题。

记住,你们只要离婚了,你们的孩子沦为犯罪分子的概率就大幅飙升。

从宏观上看,从2000年开始,我国离婚率连续19年飙升,从2000年0.96‰上升至2019年3.4‰,飙升超过3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从2020年开始,离婚率开始掉头向下。关于离婚率的解释有很多,我们认为一个最大的背景就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在这个飞速发展过程中,各种新事物冲击着大家的感官,很多观念也因此改变:

什么礼义廉耻,赚钱最重要。

你道德水平那么高,你赚钱了吗?

你看看赚钱的哪些人,哪个道德水平高?

你嘲笑我赚钱不干净,你有本事别找我借钱啊?

……

经济发展太快了,道德、文化却没有跟上去,因此离婚率大幅飙升。

底层人的孩子,成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牺牲品之一。

3、留守儿童。

一个常识是,孩子都有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这是100%的。

但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仅有50%左右的未成年犯在入监前和亲生父母长期共同生活一起。

也就是说,50%的未成年犯,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抚养。

这说明一个问题:留守儿童确实容易沦落为犯罪分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父母不出去打工,不行吗?

对于底层人来说,吃喝的花销,其实并不大。在这方面,他们甚至完全可以做到,不花钱。

粮食是自己种的,菜也是自己种的,衣服是自己织的……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问题是,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太费钱了。

现在农村,小学基本上都拆并了,逼孩子们都去县城上学了。

你要是去县城上学,不好意思,得在县城买房。

父母不出去打工,哪来的钱去县城买房,供孩子上学?

退一步讲,孩子去县城上学,不买房,去私立学校,但是你总得住宿吧?

孩子一学期的生活费,住宿费,学杂费等等,光靠在家里,根本不够花。

还有医疗,现在药品都涨成啥价了,一个感冒,你去医院,没有三五百,医生能让你出院?

别小看这三五百了,农民种一亩地,才能赚几个钱?

如果按退休金类比,这相当于农民两三个月的退休金。

类比一下,城市职工3000的退休金,相当于一个感冒花掉了他6000-9000块钱,你说贵不贵?

最后,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抛妻弃子,挣那两个钱啊?

教育、医疗涨价,谁是罪魁祸首,谁就是逼底层人孩子沦为犯罪的罪魁祸首之一。

底层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在沦为犯罪分子之前,他们也被称为“祖国的花朵”。

请关爱他们。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