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直播间写下这样一句话【2024还想留学移民美加澳的,已经没有出路,赶快调转方向】,问的人意料之中的多,他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准备孩子送去美加澳读书,希望他们毕业后能直接留在那里工作,顺利拿到绿卡后再把自己带过去。
另一类是他们的孩子已经在美加澳上学, 正面临毕业问题,正面临毕业后工签和毕业后工作问题,其中很多一开始就是着急移民拿绿卡的,或者为了刷学历,没有慎重择选专业。
其实按理说,他们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至少他们毕业之后也才 22-23 岁,读研的话,可能有的 26-27,总是比超过 35 岁,一心为了移民,才去留学的要强上许多。
我这样说,并非是年龄歧视,而大家对于国外的“强印象”也有年龄自由,没有 35 岁危机什么的。
但是,人家现在要的是移民,是 能工作,能消费,能缴纳税金,能交社保 的人。
发达国家的福利高,那都是税撑起来的,他们民众也没意见,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平常虽然有缴纳,但是有福利,有补贴,有失业救济,他们都确信是花在自己身上的。
他们都在追求移民群体年轻化,技能高,学历高,并且专业对口,投资移民已然开始受限,普通技术移民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最重要的是,35 岁并不具备打分优势,很多国家正在收紧自己对于技术移民的上年龄上限。
更何况根本没有所谓的留学移民项目,都是毕业后转工签,所以如果是留学,顺带移民,我就不多说,但是超过35岁冲着移民去留学,我怕你无法承担后果带来的冲击。
你需要考虑:学习成绩、生活费用(租房and餐食杂货)、雅思能力、毕业后开始找工作,找工作的时间成本和碰壁的可能,积累工作经验,但是最终还要转移民项目上.......
1
加拿大
加拿大实施了学习许可上限,到 2024 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可获得约 292,000 个许可。
根据《多伦多星报》显示,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移民局批准了加拿大学校录取的 866,206 名学习许可申请人中的 54.3%,即 470,427 人。
这也代表一年间,有 40 多万加拿大留学生没有被批准学习许可,被拒签,被加拿大拒之门外!!!
1、自 2024 年 9 月 1 日起,一部分学习项目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将不再有资格获得毕业后工作许可证;(别再想随便找个私立学校,走走后门,短期毕业后申请工签,结果目的是移民);
2、从 2024 年年初开始,想要前往加拿大留学,除了第一年的学费和旅费外,还要有 20,635 加元(约 10 万人民币)的资金,才能获得学习许可。 (此前只要 10,000 加元,而且 23 年没有变更过)
3、宣布将不再给硕士以下发放配偶工签,曾经被称为最具性价比的方式college“夫妻双打”留学移民也走不通了;
夫妻混合顾名思义是针对已婚的申请人,夫妻一起移民加拿大!原先夫妻一方拿学签,另一方申请开放式的配偶工签在当地找雇主,谁的条件更优秀谁就成为主申请人,从而实现全家移民。
只要到加拿大留学,无论是博士硕士本科还是文凭课程,孩子都能读公立学校,配偶可以申请开放工签,既能找工作赚钱又能积攒本地工作经验,为申请移民做准备。
4、根据移民部 1 月 22 日发布的政策,除部分豁免,所有申请学签的人需要提供“省级证明信”,否则申请将会被拒绝!
5、请注意!加拿大将恢复留学生每周打工时间上限,每两周不能超过 40 小时;
当初因为劳动力过于短缺,加拿大规定学生可以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每周工作 20 小时以上,后延期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
想要留学移民加拿大,并且半工半读的,除非你储蓄殷实,否则很难熬过通胀,隐性损失更大。
2
澳大利亚
所谓留学移民,本质上还是:澳洲移民局根据澳洲的人才需求,列出了一份移民清单列表,只要是位于清单列表上的职业,学生毕业后均可申请独立技术移民。
截至 2023 年 12 月的六个月内,学生签证申请总数的 80.9% 获得批准,低于 2022-23 年的 86%、2021-22 年的 91.5% 和 2018-19 年疫情爆发前的 89.9%。这甚至是自 2005 年 6 月以来的最低比率。
移民部前副部长阿布尔·里兹维 (Abul Rizvi) 表示:“我们从来没有拒绝过这么多绝对数量的学生。”
而且现在:
申请学生签证所需的雅思成绩从 5.5 分上升为 6.0 分。大部分课程要求总分不低于 6.5,单项不低于 6.0 ;部分专业硕士要求总分不低于 7.0 ,且单项不低于 7.0;
从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国际学生将需要出示 24,505 澳币(约 114,801 元)储蓄的证据,这比目前的水平增加了 17% !
日前,澳洲同时注册招生已经停止,因为很多学生入境,但不是真的在工作!他们同时报名两个专业,在交了一笔钱后,转向要求低,门槛低,学费低的学校,然后偷偷出去打工,积累工作经验,赚取生活费,借此为日后的移民铺路.....
而其他“手段”不外乎:1、限制留学生每周打工时间上限(目前48小时/两周);2、留学机构认同标准提高(严查职业学校);3、提高签证费用
因为澳洲已经开始反映留学生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
虽然他们以优质的教育出口为荣,教育出口是他们国家第四大出口产业。
但是,在过去 12 个月,由于留学生和背包客在边境关闭两年后大批回归,澳洲的临时移民人数升至近 50 万的历史新高。
留学生人数也达到超 65 万的历史新高,其中约 25 万人持各种毕业后和疫情期间的签证留在澳洲。
澳洲《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日前报道,澳洲政府甚至正考虑通过对留学生征税,并限制学生签证的数量,从而减少留学生入境,达到缓解国内住房危机的目的。
3
美国
所谓的留学润美
美国留学签证F1→毕业转OPT(即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专业实习)→转H1-B(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属于非移民签证)→从雇主处拿到劳工证申请EB2/EB3(美国职业移民绿卡);
2023 年 12 月 13 日,美国移民局宣布:2024 财年,抽签类 H-1B 的申请名额已达 85,000 份上限,也意味着今年 3 月启动申请的 H-1B 不会再有第三轮抽签!
由于对 H1B 签证的需求非常高。
美国移民局采用称为 H1B 抽签的随机选择程序,配合选择符合年度配额上限的申请人。
抽签的比例从最初的 2:1,现在已经到了接近 10:1 的比例......
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印度移民仅占美国总人口的 1.3%,但却占据了美国硅谷总数的 6%,而这些人创立的公司也占据了硅谷总数的 15.5%,而硅谷高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有 7% 是印度人。
在过去的十年中,印度人在美国的地位一直很高,他们在苹果、谷歌、微软三大硅谷巨头的 CEO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而百事可乐、摩托罗拉、奥多比、软银等大公司,也都聘请了印度裔的 CEO。
简单来说:如果留学毕业后,你所应聘的公司里的高层是印度裔,而你竞争对手也是印度裔,你说谁留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