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大家社科圈子里扯浙大赵鼎新辞职,知识分子们又愤愤然,觉得自己又受打击了,我说点我自己的感觉:
1.赵先生已经70岁了,中国的大学里60岁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这是普遍现象。70岁了,不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这很正常。年龄大了,也得给年轻人让让位,占了位置,让年轻人没有出头机会,这不是好事。70岁还干系主任,这样的行政职务不应该让高龄学者干的。
2.社会学这类文科专业,寄希望从国外引进老师,搞国外一套,到国外期刊上花钱发论文,没钱,我看是活该。
这种搞法,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一点帮助吗?这些年来,中国科技产业突飞猛进,在众多技术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社科各领域乏善可陈。社会科学就是得立足中国,研究中国,理解中华文明,为中国社会构建价值观和服务体系,而不是以外国为方向,到外国杂志上花钱发文章为目标。
经费不足,那就少发这些无用的论文。把美国、加拿大的社会学一套搞到中国,我相信不是促进中国社会学发展,而是更脱离中国,甚至敌视中国。
3.因为从国外回来,可挟洋自重,与众不同,不按基本制度办,凭什么?我看年龄大了,不必回中国,在国外退休了,又到中国来混一段,这种文科,还真能对中国学术有什么帮助?
中国的文科必须基于中国的实践,重新构建理论体系,这个重任,50、60、70年代这批人,都没什么希望了,贩卖点外国的东西,不是无价值,甚至是毒害我们的文化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希望在80后、90后、00后的身上。
觉得外国大学者,带了伟大理想,到中国来被政工迫害了,屁!就是退休了,又想多挣几年钱。
#做早饭时想# 【社会科学研究的终结意义是什么?】
这两天文科的圈子在传赵鼎新教授辞职,其中的谁是谁非我并不关心,赵教授无非是70岁了,被免去了系主任职务,有些会议和研究新班子没叫上他,他就觉得受不了,要把其他的社会职务都辞掉。用我们安徽话说就是拿锹(拿俏)。
当然对于新班子上台能把社会学搞好,我也没有什么期待,赵先生不行,新班子我看也好不到哪里去。
关于社会科学,30年前我研究生毕业时,问过一个根子上的问题。我当时是学文艺理论,我问导师一个问题:
我们研究的这些理论,当政者会看吗?导师回答他们不看。
作家会看我们的理论吗?导师回答他们不看。
社会大众会看我们的理论吗?导师回答他们不看。
那我们做这些研究干什么呢?所以我毕业坚决不去高校和研究机构,还是想重新谋一个自己的方向。
浙江大学要把社会学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什么是社会学世界一流学科呢?怎么评价社会学是世界一流呢?
其实就是发论文或者是到外国期刊上去发论文。
社会学是关于一个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组织运行各个方面规律的学科。我们研究了是要对这个社会有帮助的,结果研究的这些成果是到外国的期刊上发了论文,中国人看不到也看不懂,我们还要花大钱,搞一批人来做研究,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个钱?搞这一群人去做研究?
再回来看世界上社会学一流学科是哪个国家?那当然应该是美国了,美国的社会学研究应该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吧?浙大破格聘请赵鼎新教授,也是因为他在美国大学做过系主任。
美国因为社会学的研究很强大,美国社会就有了改观吗?
美国的种族歧视少吗?
美国犯罪率低吗?
美国在世界上不挑起战争吗?
美国社会公平吗?
美国吸毒、卖淫少吗?
美国社会更安全吗?
美国有更持续发展的力量吗?
美国社会资源分配合理吗?
美国的流浪人口少吗?
美国的弱势人群受到良好照顾吗?
美国人神经类药物用得少吗?
美国自身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社会学的研究它的价值在哪里?
美国自己研究了半天,对美国的社会并无帮助,这个社会依然是暴力的、分裂的,建成了世界一流学科,发了很多论文,价值在哪里?
社会学应该不应该研究?我肯定不反对要研究,但是社会学脱离一个国家实际,弄一个外国人,或者是长期在外国待的人,到中国来推动社会学研究,他们自己的国家都搞不好,他们能帮助中国有改变?
对于50、60、70年代这批人,我是不寄什么希望的,他们的思维体系也只能这样了,对中国的了解与积累,通过中国发展的了解形成新的认识,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够了。中国社会科学相关的理论形成,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80年代已经看到一些肇端,90后、00后大有希望。
社会科学领域的老家伙们,尽快退出历史舞台,这才是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