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闹脾气的时候,让他刷会儿短视频,世界就安静了。”
“感觉没啥大问题,孩子还小,刷短视频就是图个好玩,而且身边不少孩子也这样。”
可是,世界是安静了,岁月看似静好了,但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健康就值得担忧了。
短视频为什么会让青少年如此喜爱,以至于“拿得起、放不下”呢?
根本原因在于大量新奇搞笑的视频、热门段子,配以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戏剧性的配乐、精妙的剪辑,再加上大数据的运用,时间一长,同一种类型的内容便会循环推送,让人流连忘返、日渐沉迷。
这其中,也不乏血腥暴力、虚假、低俗等不良内容。那些具有嘲弄意味和轻蔑态度的“耗子尾汁”、“鸡你太美”、 “你这个老六”、“绿茶白莲花”等网络热梗,通过广泛传播触达青少年群体,一步步侵蚀着他们的心灵,对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关键阶段的青少年造成错误的认知,甚至还引诱他们盲目模仿。
青少年之所以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是因为他们三观尚未成熟,最容易受到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的影响。预防青少年沉迷短视频,获取真知灼见而非“精神垃圾”,需要各方合力共建。
家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应注重言传身教,指导和约束并举,对孩子刷短视频的时间和内容加以把控,让孩子们明白短视频只是一种“打开方式”,生生不息的永远是生活;
学校要引导观看积极向上的短视频内容,鼓励青少年进行正能量的内容创作,帮助其提升对短视频内容的鉴别能力,通过善意干预,切断恶俗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之间的互相传播;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介要以“责”字当头,做好工具保障,打造健康的未成年人用网空间。
网络通达四方,它联结着大千世界与火热生活。短视频是把双刃剑,让短视频传递美好,让优质内容为青少年开阔眼界、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才能将它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做好网络内容的净化和筛选,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让孩子在网上多看正能量,能做到吗?
绘图/编辑丨罗艺
编校 | 王颖
审发 | 孙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