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国高校在此次排名中表现亮眼,多项数据刷新纪录。
总体来看,中国大陆共有97所高校上榜本次世界大学排名,较去年的94所有所增加,总数稳步提升。在体现高校综合实力的前500名区间,中国大陆高校占据35席,较去年增加2席。
引人注目的是,跻身世界前40名的中国大陆高校从去年的3所增加至5所,它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在进步高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排名提升幅度尤为突出。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绩效指标仍然分为5个方面,分别为: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展望和产业,进行综合评估后,得出最终结果。

图据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具体来看,清华大学连续第三年位列世界第12名,北京大学则连续第二年位居第13名,展现出持续的学术竞争力。复旦大学则稳居第36名,继续保持在第一梯队。
更引人注目的是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进步。今年,两校首次同时进入全球前40强,排名较去年大幅上升,分别排在第39名、40名。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在第47名、52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方面指出,“中国大陆排名持续提升的驱动因素源于研究影响力与卓越研究的提升,以及授予博士学位/学术人员比例。”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C9联盟高校,近年来,两所学校不断加强科研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浙江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底,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文科冠名讲席教授8人、高层次人才及优秀青年人才1800余人。
该校还拥有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牵头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12个。
上海交通大学同样实力雄厚。该校统计数据显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3名……还拥有1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024年,该校NSC发文爆发式增长,共计发文58篇,其中引领发文33篇,以交大为第一单位发文16篇,创历史最好水平。

图据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此外,多所高校的排名也实现明显进步。
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同济大学排名都有所提升,进入了世界前150名,正向世界百强迈进。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排名从去年的152名上升到今年的131名,进步最为显著。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属于C9联盟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拥有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学校的科研成果曾多次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就在今年5月,由哈工大研制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再次彰显其科研实力。
师资方面,哈工大拥有全职两院院士2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4人次。前不久,全球最大学术出版商 Elsevier 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5年版“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World's Top 2% Scientists),哈工大214位教师入选“终生影响力”榜单,481位入选“年度影响力榜单” 。
本次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所呈现的,不仅是中国高校在数量上的突破,更是质量上的集体跃升——
从顶尖高校稳居前列,到多所院校排名持续上升;从传统优势学科巩固强化,到前沿科研领域屡创突破,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变。
这种转变体现在高校的发展路径上:它们既在基础研究上追求原创突破,也积极将成果应用于产业创新。
这种双向并进的模式,正推动中国大学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 | 杜一兰 编辑 | 蓝精灵 图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