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19%,放弃美国留学的中国家长,经历了什么?

留学目的地正在被分流。

近期,在EduKnow针对2000多位北上广深中产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后,我们发现相较去年,预备前往美国留学的占比明显下降(去年为76.3%,今年为60.3%)。

官方数据呈现了同样的趋势。

近日,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ITA)与国土安全部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SEVI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共有约31万名学生持签证抵达美国,而去年同期数字超过38万国际学生入境人数同比下滑19%,创下疫情以来最大降幅。其中,印度籍学生跌幅最多。

而放弃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被分流到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

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亚涨幅最大,其次为中国香港与新加坡。

我们关注数据,更关心数据背后的个体选择与故事。

哪些家长想要放弃美本,他们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

哪些家庭将眼光投向澳洲、加拿大?

在政策动荡下,还有哪些家长仍旧坚定选择美国?

在与多位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后,我们离答案更近了一步。

主动放弃美本的家长,经历了什么?

Lily的儿子Mike正在上海某第二梯队双语学校读九年级。

从小学起,Mike就一直在就读于体制外双语学校。原本Lily是坚定不移的美本“拥护者”,用她的话来讲,“儿子申请大学时,本来决定好一门心思只申请美国。”

但是随着儿子长大,Lily的想法日渐动摇或者说申请大学是一个逐渐遭遇现实重锤的过程。正如留学圈有一句家长用来自嘲的广为流传的话语,“孩子上小学时总盼望着他将来上哈耶普斯麻;孩子上初中了,憧憬孩子能上前十前三十;但等孩子上高中了,觉得孩子有大学上就很不错了。”

Mike未来想申请CS专业,Lily调研一圈后了解到对于中国男孩来说想申请这个卷成红海的专业太难了,尤其是普娃孩子。在选校过程中,她们一路从CMU看到UCB、UIUC,最后Lily干脆不抱希望了,她决定未来改申英国大学

但Lily也深知,英国大学未来毕业后想要留在当地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如果为了就业,为何不在国内读CS?因此Lily也正在考虑是否让孩子转轨到体制内高中。

❕ 该图片属于AI生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深圳妈妈Julia的考量同样现实。

Julia是两个孩子母亲,老大目前已经在美国留学,老二Anna正在深圳某知名AP学校读书,这所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去美国,但Julia希望老二未来能去香港读大学。

一来,Anna为港宝,港宝身份申请香港高校比较有优势,而且将来留在香港上大学,学费也更划算(香港国际生学费是本地生的4-5倍)。

原来,作为母亲,Julia有自己的私心。因为老大已经在美国了,她希望有一个孩子能留在身边。

不过,孩子逐渐长大,她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虽然,Julia在日常的生活里有意识地给女儿灌输香港留学的种种好处,但她还是会把最后的选择权交给女儿。

您的孩子最适合哪个留学目的地?

美本国际生人数暴跌,是“抄底”进藤校的好机会吗?

点击小程序即可参加第四届留学精英汇

全球知名大咖顾问汇聚深圳等你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非一线城市家庭涌入澳洲与加拿大

留学预算决定目的地。

对于教育预算有限的家庭,他们会优先考虑加拿大、澳洲等目的地。

成都妈妈Morris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Morris的儿子Luke正在加拿大某公立高中读书,学费近9万人民币/年。如果选择私校,学费每年20万-40万人民币不等。

Morris是普通中产家庭,原本她和先生计划等Luke读大学的时候再送他去留学。但是Luke当时就读的初中实在太“卷”。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要起床,到了晚上10:30以后才熄灯睡觉,“一天除了吃饭就是学习,孩子眼里都没有了光。”

在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加拿大公立高中后,Morris提前将孩子送出国。如今两年多过去,Luke适应得非常好。

加拿大本科学费通常在30-35万人民币/年,生活费则丰俭由人,通常在20-30万人民币/年。据Morris了解,有些家长会专程到加拿大读“短平快”的硕士,毕业后拿工作签证在当地工作。

加拿大政府规定,一旦家长持有加拿大工作签证,孩子读公立大学时,学费即可享有和本地生一样的优惠政策(加拿大国际生的学费比本地生要高出5-10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Vicky来自山东,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因为工作原因(为留学申请相关),她接触过大量国外升学案例。

Vicky关注到,在山东,尤其是那些父母从事教育或公务员职业的家庭,往往会更早为孩子规划国际路径,注重语言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而非单纯追求分数。

她身边不少家长都选择“两条腿走路”。比如,如果大学不能考上一本,就会把孩子送到澳洲加拿大或者俄罗斯等国家读书。

Vicky家的老大正在读初四(山东小学为5年制,初中为四年),她为老大规划的路线同样为“双轨制”。

如果中考成绩能考上当地比较好的高中,就继续留在本地读高中。与此同时,也加强英语学习,准备雅思考试,为将来申请海外大学做好准备。如果中考成绩不理想,则考虑转入周边城市的双语学校或私立国际高中,一心准备海外大学申请。

至于本科留学目的地,Vicky更倾向于加拿大与澳大利亚。Vicky了解到,相较于英美,这两个国家不仅自然环境更好,生活压力较小,就业政策也更友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止坚定不移去美本,还要去美高

即使政策波动,但有一波家长,他们仍旧为坚定的留美党。

Lisa的孩子在英国读高中,她原本纠结孩子以后究竟是留在英国读本科还是去往美国。

这几年来,她观察到身边不止一个朋友的孩子最后放弃了牛剑与G5的offer,而去了美本前十和前二十的大学。后来她了解到,从申请难度来讲,申请哈耶普斯麻的难度与申请牛剑的难度几乎不在一个量级上。

拿哈耶普斯麻举例,这五所大学每年给中国学生发放offer数量加起来只有两位数,像哈佛这样的大学每年更是只有个位数录取。但是英国方向,光是牛剑这两所学校每年给中国学生发放的offer数就高达近五百封,如果再加上其它三所G5院校,数量更是高达几千封。

而Lisa的儿子Max成绩优秀,但同时兴趣也非常广泛。

在十年级时,Max跟留学顾问有过一轮长谈,顾问认为Max更适合去美国。因为在申请英国大学时,学生要定下专业,且一旦被录取后几乎不能再更改专业。这就要求学生们在高中就要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

而美国大学几乎是undecided major(不定专业)。在大一和大二时,学生们接受通识教育,自由选课。换言之,美国大学会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到了大三时,学生们才被要求定下专业。

Max文理均衡,但谈到究竟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时,Max陷入茫然。去年,Max飞往美国大学参加过一次夏校,他对美国大学印象深刻。

马上,Max即将面临大学申请,目前他的选校清单上几乎都为美国大学。

“在英国待了多年,换一个环境,让他做一个有多国生活经验的世界公民也挺好,而且他的性格也挺适合待在美国。”Lisa总结说。

❕ 该图片属于AI生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Lisa的选择经历了纠结与思考,那么上海妈妈Sarah的留美选择则更为坚定与“头铁”。她不止要送孩子去读美本,她还要提前送孩子低龄留学。

Sarah的孩子Eris从小在上海长大,今年开学即将读小学二年级,学校为上海某第一梯队国际学校A校。

其实在为Eris挑选国际学校前,Sarah前前后后看了十几所学校,最后A校最让Sarah满意。

不过,想要进入A校首先要满足身份要求(仅招收外籍孩子)。在满足第一道门槛后,所有孩子都要参加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分为测试学术能力的笔试以及测试综合能力的面试。为了进入这所学校,据Sarah了解,不少孩子都会在考试前参加考前培训班。

虽然Eris年龄还小,但Sarah已经开始研究起私立美高。未来,Sarah想把女儿送到美高读书,至于是否读美初,她目前仍在观望。

因为如果去美高,孩子可以自己一个人前往美国读寄宿学校;但如果选择美初,孩子年龄还小,大人也需要一同前往。这也意味着,Sarah要考虑得更为全面与周到。

当然在A校,也有不少孩子会一路读到高中毕业。谈到低龄留学的原因时,Sarah总结了四点:

·因为池子不同,更有利于升学;

·美高师资配置更好;

·更早融入当地社会,给未来更多可能性;

·如果规划特长生,需要去当地打比赛。

就Sarah接触的圈子而言,她身边大部分家长都比较坚定地选择美本,少部分选择英本。

总结来说,留学预算,孩子的身份、所申请专业的难度、对未来就业的规划、毕业是否能留得下来......都会影响家长留学目的地的选择。

您的孩子最适合哪个留学目的地?

美本国际生人数暴跌,是“抄底”进藤校的好机会吗?

全球知名大咖顾问汇聚深圳等你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