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学校老师的背诵作业外,父母不要再给孩子布置背诵功课?

插画由乔智大叔授权使用

前两天直播,谈到如何为学龄前的孩子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做古诗词启蒙,我建议父母们可以尝试让孩子读一读《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它们都是传统“蒙学”经典,可以帮启蒙阶段的孩子初步了解古代诗词的对仗,感受声律和音韵之美,丰富词汇量,同时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读过这两本书的任何一种,孩子再接触古诗词,就会觉得容易得多。

然后马上有一位爸爸/妈妈问我:

那我要让孩子背诵吗?

我赶紧拦住:

千万不要,孩子有兴趣、有时间时,随口朗读朗读就行了,不要让孩子背,一要求背,孩子肯定烦。

说完我自己都后怕,要是不加上这么一句,说不定又有多少孩子因为一位陌生人的好心建议,平白多了一项背诵功课。

事实上我认为,不仅不要布置孩子背《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在学校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之外,父母不要再给孩子布置任何背诵功课。

不少父母把“背诵”当成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的法宝,认为孩子通过“背”“记住了”,就算是学到了,所以既欢迎学校老师布置背诵作业,也欢迎别人给点“什么什么东西孩子必须背”的建议,好马上给自家孩子安排上,免得他落在别人后面。好词好句、古文、古诗词,什么都想让孩子背——然而这法子真的管用、真的是好方法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三:

1、“会背”没有父母想象得那么容易,会经常让孩子很挫败。

背诵功课通常会有时间要求——多长时间背下来,有任务量要求——今天背什么,明天背什么,还一定会有考核——不是试着背背就行了,而是要“背会”,在父母考核时,要一口气背出来,背得结结巴巴、丢三落四都不行。

而对孩子来说,短时间内把之前没有熟读过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并不容易。这种背法,靠的是短时记忆,孩子的记忆力再好,短时记忆的速度和容量都是有限的,马上输入,马上记住,马上输出,其实非常困难。

所以这样背的结果,基本上就是孩子背得累,大人听得急,搞得大家都很挫败。有的父母一见孩子背得不理想,还会加上诸如“背得不认真”“记忆力不好”“笨”之类的批评或负面评价,让孩子更倍受打击。

经常被如此打击,孩子从这件事上获得的成就感就极低,所以会本能地非常抗拒。

一位妈妈就跟我说:

我孩子作文不好,我给他报了课外作文辅导班,辅导班的老师要求孩子多背一些好词好句,写作文时好用得上,但孩子很抗拒,我怎么说服他好好背?

我的建议是,孩子抗拒得有道理,爸妈应该理解,不要逼他,而且作文不是靠背一些好词好句就能写好的,死记硬背下来的好词好句,变不成孩子自己的话,孩子只会照抄别人的话,永远写不好作文。即便偶尔得了高分,那也不说明写出来的就是好作文。

而且,又累又不愉悦的背诵活动,还很可能影响孩子总体上的学习成就感,让孩子对学习这件事都厌倦起来。孩子一厌倦,就得大人逼着学,被逼着学的孩子,基本上很难有好成绩。

2、死记硬背是低效的记忆和学习活动。

喜欢让孩子“背”东西的父母认为,记忆是简单、独立的活动,和其他学习形式不相关,和孩子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也不相关——就是这么几个词、一首诗、几段话,就这么点文字量,背下来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但稍稍学点认知心理学就会明白,记忆活动没有这么简单,它与孩子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密切相关。超出认知水平的,孩子就没办法理解,没有任何理解,只靠死记硬背记下来的东西,很容易快速遗忘,也很容易错乱、混淆,如果要记忆的内容和孩子现有“知识库”中的内容没有任何关联,连记下来本身,都是很困难的事。

以背古诗词为例,不少父母不太理解,让孩子背一首五言绝句,连标题一共二十几个字,为什么他背半天就是吭吭哧哧地背不出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孩子既不熟悉古诗的音韵,也不熟悉句式和节奏,常常也不理解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对他来说,那就是二十几个字拼成的几句意义不明的话,记下来当然很困难。即便当时勉强记下来,说不定明天再背,就背得颠三倒四了。

所以不考虑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的记忆活动,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死记硬背”,既累人,又低效。

如果父母为孩子安排很多这样的记忆活动,并且认为孩子做这些,都是在学习,又会让孩子的整个学习活动变得非常低效。

3、只会死记硬背的孩子根本就不会学习。

一些父母认为,提升孩子学习成绩有两大法宝,一是刷题,二是背

理科,比如数学,得靠刷题,题做得多了,自然就能学好;文科,比如语文,还有日后的历史、地理等等,得靠背,下功夫背了,自然也能学好。

但实际上,如果父母自己上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就会很清楚,理科的好成绩,不是刷题刷出来的,文科的好成绩,也不是死记硬背背下来的。无论什么科目,理解都是基础,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有了足够的理解,理科才能举一反三,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不怕,文科才能融会贯通,那些知识点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自然地留存在记忆中。

而要做到理解基础上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刷题和死记硬背都不管用,真正管用的是学习能力,和由学习能力而来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把大量时间花在低效的死记硬背上,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发展学习能力,有很多孩子,一直在“学习”,但对学习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入门”。

所以,综合以上三个原因,真心爸妈特别不建议,父母见到什么,就都想着让孩子“背”。

当然,学校——我指的是孩子上的小学、中学,不是课外班“学校”——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是课程正常教学的一部分,该完成自然得完成,但除此之外,父母一定不要自己给孩子布置额外的背诵功课。

如果孩子上的某个课外班,要求孩子做大量死记硬背的功课,而且认为这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手段,比如前面说的,作文班老师让孩子多背好词好句,父母恐怕就需要考虑一下:只会让你的孩子背东西的课外班,水准是否足够好?

标签: 作业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