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逼孩子上985/211大学?因为,考普通大学太容易了!

01

现在上大学有多容易?

现在考大学比考高中容易。

全国大约有一半的中考生考不上高中;但是,一旦上了高中,读个大学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每年,各省都有大量考分300分以下,甚至200分以下的学生。今年,河南高考300分以下考生竟多达15万人。

高考不足300分是什么概念?

满分750分,如果按照试题易中难“5:3:2”的出题规律,他们连最简单的题都没有全做对。就算语文英语写个作文,数学大概率靠蒙,历史政治随便写写,也能得几十分。

总分二三百的,真的也就比交白卷强一点。

这样的学生,高中三年都做啥了?

真的让人怀疑。

但是,这样的学生,现在也有大学可上。

还是以河南为例,今年的专科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均是180分。

也就是说,200来分的学生,就有学可上。

这一点,其他省份也都差不多,专科的分数线已经低得不能再低。

换句话说,就算高中啥也不会,照样也能上大学。

显然,只要顺利挤进高中,基本上就会上一个大学。

但是,在这个大学“宽进”的时代,大学越好上,专科文凭、普通大学文凭也就越来越不值钱。

所以,现在的高中生和高中生家长,不该把高考目标定成考上一所大学,而该定成考上一所好大学。

大多数人一辈子只会读一次初中,一次高中,一次本科。

一生就这么一次,为何不拼命学,为何不争取上个更好的学校呢?

如果你就是想轻松一些,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一些,我就来带你看看,每学期交着差不多的学费,每月花着差不多的生活费,一个985、211大学的学生,和一所普通大学的学生,几年后的差别会有多大?

通俗点讲,同样交了几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你却让父母的血汗钱付之东流了啊。

02

普通大学真的很差吗?

层次相对较低的大学,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

▼差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

正所谓“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里,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缘故,也会被树立为榜样。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学里,你的同龄人是这样学习生活的:

不过英语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期末考试前,绝大多数的人奔着4.0的绩点去备考;

大家关注的是各种从业考试,司考、CPA、CFA;

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C9……

眼界、标准的不同,为彼此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

也许你们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普通985高校和正经二本能差多少分?

根本不是什么天才和常人的差别!

考上985的人,若是高考手抖两下,真可能连一本线也过不了。

可是经过四年的耳濡目染,你俩彼此的差距就不是高考相差的几十分了。

因为这四年你啥都没学会,就学会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预判。

因为你扒拉扒拉周围的人,好像大多数人做得还不如你。

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

一所不是那么优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给你带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这类学校里你能找到聪明的同学,能找到用功读书的同学,但就是很难找到比你聪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迟早有一天,等你真正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那些能吸引风投的创业机会,那些留给下一辈配置社会财富的渠道,已经被比你更聪明、更努力的这类人牢牢占据了。

当然,慢慢你还会发现,这类人往往情商高,涵养好,家里也有背景。

噢对了,恰好还比你帅。

然而这些人,你在你的大学里,一个都没见过。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被大学耍了。

但是你已经很难去弥补了。就算你还能重新鼓起勇气上路,但还能够给你留下的路,已经很窄很窄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985\211真的很好吗?

985/211名校与普通大学最本质的差别是:思维方式和做事标准。

我一直没法清楚地描述这种差距,直到看了《精进》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描述得非常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学习时的感受。

在北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

比如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每个人都毫无时间观念地疯狂学习,参加各种活动。

在我眼里,他们永远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都特别兴奋,每天从睁眼就忙得不可开交,到晚上一两点睡觉都是常事。

没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没人抱怨生活艰难,大家每天都忙得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的样子。

我一直记得的,是这种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不由得带动着我,虽然我跟他们差距很大,但也不断激发我向他们看齐的标准。

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能见到的周围最牛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也经常做不到,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总有很大进步。

一所好学校,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真的是一辈子的。

好学校,带给学生视野和见识,也带给学生最优质的人脉、圈子和资源。

名校不能确保人生的上限,却能设定人生的下限。不止给了学生敲门砖、入场券,还给了人脉、圈子、资源。

当年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陆步轩,曾经让天下人耻笑,北大校友陈生邀请他合伙成立“屠夫学校”,创立了全国超市都在卖的“壹号土猪”品牌,现在两人身家过百亿。

除了人脉和圈子,好学校还提供了最优质的婚恋圈子。

我高考之前,妈妈鼓励我,好好学习。

你考上什么档次的大学,很有可能将来男朋友就是什么学校的哦。

这是实情。

198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与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结婚。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越来越少,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跨越,越来越难了。“你是谁,就会嫁给谁”。

我的朋友圈子里也是这样,有的夫妻都是藤校毕业,有的夫妻都毕业于沃顿,有的夫妻一个北大一个清华。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什么样的孩子有希望考上985/211?

初中这两个特质比较好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个很不错的出路。

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和高二的认知相关系数0.82,初一与高二成绩相关系数达0.90。

也就是说:学生的高二成绩,在8年前有82%是可以预测的。

怎么预测?一看学习习惯,二看意志品质。

一个学生在小学三年级时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初一时所掌握的学习方法,直接决定了高二的学习成绩。

学习习惯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

习惯好的孩子,会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即使是比较简单,他们也一丝不苟。

可以说,一丝不苟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明白,注意细节是取胜的法宝。

作业发下来以后,他们对每一道错题,都紧皱眉头,一定弄清楚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并且,保证,今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学习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不是身体是脑力。脑子越用越灵,越懒越钝。

学习到最后,拼的不是实力,是意志力。

意志力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大不相同。

意志力强的学生,遇到不太懂的问题,他们绝不放过,不把问题解决,饭也吃不下去。课间,或者找同学商量,或者去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周末休息或者寒暑假,他们会根据各科作业的数量,合理安排时间,并主动预习复习。

拿周末来说,周五晚上做什么作业,第二天早晨什么时间起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头一天做什么,第二天做什么,都心中有数。

有的还要写在纸上,完成一项划去一项。

由于对时间进行了统筹安排,他们既高质量地完成了作业,又给自己留出了适当的放松时间!

同学们,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人如果连对自己都没有一点狠劲儿,未来何以成大事儿呢?

请珍惜这段时光,这段只需要学习的时光。

很多年后,当你什么都需要操心的时候,你会怀念这段只用学习的时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初高中的学习、生活的状态好坏,是我们开启大学生活的关键。

既然考个大学如此容易,你就一定要逼自己上一所好大学。这虽然不能保你出类拔萃,前程似锦,但能让你拥有着更好的资源,更精英的伙伴和更优越的人文环境。

985/211不是终点,它只是对你多年付出的回报,以及新征程的起点。

这些会催你奋进,会成为你逐梦路上的强大助力。

综合自|网络

整理|学习控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BLA BLA TIME

( 互 · 动 · 时 · 间 )

你学习的目标

真的不该止于考上一所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