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才能学走路?若不满足这2个条件,会影响腿部发育哦

身为家长,对于宝宝发育的情况自然是非常上心的,尤其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里程碑”,比如什么时候第一次站起来、第一次走路……

其实,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其规律,而运动、肢体的发展更是具有相当的自发性。

也就是说,“宝宝多大才能走路”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标准答案,而是要看孩子的发育情况来决定的。

关于婴儿发育,有“三翻六坐八爬”的说法,但这也只是个平均时间,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时间是不同的。

最简单的一点,有的宝宝在预产期之前出生,甚至早产很多,而也有的宝宝则是延迟出生,那么都要换算为足月宝宝的月龄来计算发育情况。

那些白白胖胖、圆滚滚的宝宝也往往更不愿意运动,包括站立、走路,等,都需要下肢发力,而过高的体重会加剧下肢负担。

宝宝走路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就很可能会影响腿部发育。

1、骨骼发育

骨骼发育上,需要等到脊柱出现颈前屈、胸后曲、腰前屈才行。

一般来说,这需要至少十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虽然也有些宝宝不到一周岁就学会走路了,但太早学站立、走路会容易对骨骼产生重压,影响发育。

2、肌肉发育

骨骼是宝宝站立的支撑,想要走起来,还是要靠肌肉的力量。

从趴着抬头,到翻身,再到自行爬、坐,这就需要八九个月的时间,而站立走路需要更久,否则宝宝会因缺乏足够的肌肉力量而容易受伤。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骨结构以软骨成分为主,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强,肌肉的力量比较薄弱,骨骼容易弯曲变形,在身体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只能适得其反,影响婴儿的腿部发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骨骼和肌肉发育未达到满足站立的前提,家长就不要人为托着孩子的腋下站立、蹦跶、走路,这样做对婴儿脊柱和下肢发育非常不利。

宝宝若是已经做好了走路的准备,其实是会表现出来的,比如说会频繁地站立,要爸爸妈妈扶着他往前迈步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扶着宝宝练习行走乃至练习站立时,可不要让宝宝在自己的腿上走,大人的腿和地面完全是两码事,会影响孩子的平衡感,反而导致孩子学走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月龄比较小的宝宝,家长无论是教他站立还是走路,都要时刻观察宝宝的状态,一旦有累了的迹象就要赶快休息,以免宝宝腿部过度使用,造成腿部发育问题甚至畸形。

亲爱的家长们,你家宝宝是在多大时学会走的呢?

标签: 宝宝 发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