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长注意!一幼儿园师生感染沙门氏菌,保护孩子要这样做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学校师生都已经陆续返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又成为各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幼儿园师生感染沙门氏菌

9月6日,成都一幼稚园部分幼儿和教师相继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疾控中心对9月1日、9月2日幼稚园两日所有食品留样进行检测,发现9月1日留样的外购生日蛋糕中沙门氏菌呈阳性。

9月5日,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共计报告30名幼儿、4名教师出现发热等症状。

9月6日,区疾控中心会同市疾控和临床专家研究分析,初步认定4名幼儿患病是由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另有5名疑似感染。

这起幼儿园沙门氏菌感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沙门氏菌是什么”“如何避免感染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一不小心就会让人上吐下泻。根据引起的疾病症状不同可分为伤寒沙门氏菌和非伤寒沙门氏菌,前者主要通过水进行传播,后者主要通过食物进行传播。

沙门氏菌病为人畜都会得的感染性疾病,可引发急性肠胃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病情可持续4至7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在我国,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年来一直位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蛋及蛋制品,是这类细菌最爱出没地之一。

其实,农村的土鸡蛋和超市的普通鸡蛋,在营养价值上,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别。相反,可能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一点:散养的土鸡蛋,总体来说还不如大超市的鸡蛋安全。

现代化的养鸡场,对饲养环境、饲料卫生、鸡蛋的保存和运输,都有严格的把关,鸡蛋的卫生状况更有保障。相较而言,土鸡蛋受细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那么,一旦感染沙门氏菌,人会有哪些症状?人感染沙门氏菌后,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症状以胃肠炎多见,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多数病人在2-3天后胃肠炎症状消失。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发展得比较严重,如小孩、孕妇、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沙门氏菌病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或致死。

如何避免感染沙门氏菌?

专家解读

沙门氏菌感染每年6~11月是高发季,在门诊就诊的大多数是轻症,重症沙门氏菌感染每年均有病例发生,因其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沙门氏菌感染重在预防,尤其是要注意家居饮食卫生安全,早发现、早就诊、早识别、积极处理并发症,做好隔离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为更好地预防沙门氏菌感染,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食材一定要洗净

鸡蛋在烹饪之前,最好用清水充分冲洗外壳。因为鸡蛋的外壳容易粘有鸡粪,在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半熟状态的鸡蛋,就有可能被鸡粪中的沙门氏菌污染,成为传播沙门氏菌病的祸首。肉类、蔬菜也可携带沙门氏菌,同样需要做到多用清水冲洗,确保洗净。

食物要煮熟

沙门氏菌对热耐受力较差,100℃立即死亡,70℃煮5分钟、65℃煮15-20分钟、60℃煮1小时,都可以杀灭它。所以,把鸡蛋彻底煮熟、蒸熟、煎透了再吃,不管是散养的土鸡蛋还是大超市的鸡蛋,都煮熟了再吃。

生熟砧板要分开

除了蛋类,家禽、肉类制品等也是沙门氏菌的主要藏身地。厨房里的砧板如果生熟不分,也会引起沙门杀菌在生熟食物中交叉感染。

尤其是在冰箱里,剩菜和生的原料(如蔬菜)不要混放,要有相对严格的分区,或者简单包装(如放在保鲜盒内)后再混放。盛放原料的容器不经清洗加热消毒一定不要直接盛放做好的菜品,同时家里的容器要定期用水煮等方法消毒。

勤洗手

便后、换尿布后、接触宠物后和准备食物或就餐前,以及接触过生肉、生鸡蛋后,都应仔细洗净双手,特别是后者,更应如此。

知识点都get到了吗?,所谓“病从口入”,这个季节要多注意避免中招。

虽然沙门氏菌的危险系数较高,但是沙门氏菌对热、消毒液及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经过高温烹饪后,一般就能杀死细菌,大家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不用过于担心。

来源:深圳食事药闻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