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教育孩子,我们犯的3个最蠢的错误,都跟“陪写作业”有关

育儿事.无小事!事事需谨慎,

教育事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育儿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长期的学习,终身的修炼.

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

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 ——— · Start · ——— ———

今年网课后,刚上初中的孩子成绩一直很稳定,期末考试终于挺进了年级前20,算是稳稳的进步。最开心的是语文成绩,从班级的后30%,提升到前十。

这样的进步,当然跟孩子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我在过去的几年间,终于改掉了自己在教育中犯的许多错误,才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主。

在众多糟糕的教育中,最蠢的3个错误,也许您还在做,而且以为是在帮孩子。而在这3个最糟糕的教育错误中,我要把“陪作业”排在第一个。

第一个错误:检查作业吹毛求疵

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跟很多家长一样,每天晚上陪作业、检查作业。孩子写得不好、写错了,立即指出来要他重写。计算出错了,更要多出几道题给他做。

而孩子就像越学越傻,最简单最基础的问题也答不出来,这样一来二去,就常常搞到半夜。

而越是拖到半夜,我就越烦躁,对孩子也越没有耐心。那些日子孩子常常是哭着入睡,我则回到房间继续“生气”。那一阵子真是“累”极了。

这样辛苦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却没见好,老师在QQ群里点名时,常常会有我儿子。不但如此,孩子的作业越拖越晚,半小时的作业,他能写两小时;回到家就愁眉苦脸,也不说话,倒像小小年纪就提前进入了青春期。

怎么改变?

二年级下学期,听了一堂心理学的课程,我才意识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快速写完作业,比写得好更重要。

因为他写完了,可以玩,心情就好,作业、学习都是挺愉快的事儿,孩子就愿意写作业。

相反,他每天写到半夜,每天一到作业的时候就哭哭啼啼,他当然讨厌作业,当然会尽可能把作业拖晚一点,这样你检查之后也没法让他再做别的,就可能“放过他”。

从那时开始,我强迫自己“远离作业”。

每天只看看是不是写完了——有时只问一句,并不真的检查。

那一阵子,作业质量真的下降不少,成绩也有挺大幅度的下降。特别是三年级,老师还特意私信我,说孩子作业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我只是敷衍了一下,然后告诉孩子“老师希望你作业的字体更工整。”

坚持了一个学期,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老师不再找我,孩子的成绩恢复了原来的水平,作业也不用我操心了。

他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

第二个错误:死磕

“读一遍背不下来,就读10遍!再背不下来,就读100遍!“

“这个小节怎么总弹错?那就反复弹,弹到会为止!“

在陪孩子学习、作业、学琴的过程中,我总是让孩子“死磕”到底。

尽管孩子这样死磕,效果并不好。他常常越弹越差、一篇课文一个小时了还背不下来,但我却以为这是孩子天资不佳,更要“以勤补拙”。

看着孩子跟自己较劲儿,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误以为这是个优点。

但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一碰到难题(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就特别容易急躁,连拼个乐高积木都会气得眼泪汪汪。

直到近一两年,我才意识到,孩子的“死磕”正是影响他学习效率最大的敌人。

因为每当孩子开始“死磕”,他的情绪就进入到急躁和羞愧状态,在机械重复中,孩子整个注意力全部被“我怎么就做不对”给占据了,真正分给题目、乐曲、课文的注意力可能连10%都不到了,又怎么能学好?

不但如此,因为死磕,孩子越来越厌学,特别是“死磕”最多的钢琴,尽管他已经学有所成,还得了全国二等奖,但孩子依旧看到钢琴就烦躁,最终半途而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改变?

从今年开始,每当看到孩子又陷入“死磕”情绪,我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别着急。背课文,我不再要求“一字不错”,背个八九不离十,就算ok。等过个一两小时,晚上睡前、早上起来,分别复习一下。

结果孩子的背诵速度明显提高,记忆力大幅提升,哪有什么“天资不佳”?

孩子有一阵数学计算总是出错,我就每天给他三道题算算,错了就一起找到知识点的漏洞,复习一下。做完就完,绝不死磕。一个月下来,孩子的计算正确率大为提高,重回班级前十的阵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个错误:发火与吼叫

我是个暴脾气,一看到孩子写作业拖拉、偷懒、贪玩、偷偷玩手机等等问题,无名火就直窜上来。

偏偏大儿子是个内向敏感的孩子,碰到我不高兴,他就愁眉苦脸、一言不发的怂样子,这幅脸孔一出来,我就忍都忍不住了。

接着,一定会听到我们家传出”河东狮吼“。

发火的时候,理智都没了:

“你倒是说话啊?“

“你怎么这样不上进?”

“你就知道玩手机!”

“不想学,别学了!“

“不聪明,还偷懒!“

这样的话常常从我嘴里吼出来,有时候会把小儿子一并吓哭。

可是这样的发火和吼叫带来什么呢?

孩子不再跟我交谈,学校有什么事儿都不跟我说,我只要拿起他的作业,他就拉长了脸。那一阵子要跟孩子进行正常的对话,都特别困难,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回复。

不但如此,孩子开始“偷偷来”,他写作业时把手藏在桌子下面偷偷玩着什么,晚上又躲在被子里偷偷玩手机……我因此又发了几次脾气之后,突然意识到,如果发火、吼叫、责骂都没有用,只会让我自己伤身、伤心,我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这种糟糕的教育方式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改变。

我开始学习教育方式,学习如何跟孩子说话,并告诉孩子:妈妈也在学习,妈妈尽可能不再跟你发火。

那一阵,我遵循“非暴力沟通”的公式:我看见+我感到+我希望,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常常觉得舌头打结。

每次忍不住发火,就迅速躲到另一个房间,等平静了再出来。有时还是发脾气了,过后就跟孩子道歉。

我还探寻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明白有时候,那些压不住的“怒火”,其实源于自己儿时受到的伤害。

这样修炼了有一两年,现在碰到孩子犯错,基本可以平静的指出来。虽然偶尔还是会发火,但是语言可以保持以“我”开头:“我太生气了、我感到失望……”。

也怪了,就这些改变,孩子现在常常跟我聊起学校的事儿,对社会新闻发表评论,一点不像十来岁开始迈入青春期的孩子。

有时他做错了,我提出来,他就会做调整,越来越懂事儿,好像“开窍”了一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这些年在教育中,犯过的最蠢的3个错误和改变的方式,就是这些。如果您跟曾经的我一样,也正在犯这样的错误,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那么,早点改变吧。

这些年里,我深深的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从来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改变我们自己。

——— ——— · END · ——— ———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

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

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

老师只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育儿事.无小事!事事需谨慎,

教育事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