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忠告“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 做父母都应该了解,并非迷信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从老一辈那里听到一些俗语,这些俗语大多是基于古人总结的经验,并有现实基础。比如,老人家常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直指现代社会常谈论的“溺爱”话题。

那么,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今天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被收录在《智囊全集》里面,并且做了详细的注解!《智囊全集》是由明代鬼才冯梦龙编著。这是一部古代百科全书。

对于“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智囊》中解释:这里的“穷”并不只是单纯的指向经济上的贫穷,还有不成才,没有成就的意思。

这句农村老话是在过去子女多的条件下产生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偏心溺爱其中一个孩子,而对其他孩子漠不关心,那么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过于依赖父母,没有机会取得任何成就。

“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

因为长期受到父母的偏爱,不经历风雨,往往会没有什么志气,将来走上社会的时候,没有了父母的庇护,适应社会的能力会差很多,很容易成为败家子。

古代关于“溺爱”的事例比比皆是,据《智囊全集》记载:

明孝宗朱祐樘从小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以至于他极为溺爱自己的儿子朱厚照,致使朱厚照养成了叛逆张扬的性格,朱厚照即位后沉溺于女色,宠“八虎”,修豹房,置国政于不顾,致使明朝国力日渐衰弱……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

古语有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一句话道尽了“溺爱”危害性!

“溺爱”不仅存在于古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更有“泛滥”之势!

古往今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极为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偏爱”,实际上就是一种“溺害”。溺爱只会让孩子的生存能力降低,遇到挫折没主张,只想着靠父母解决一切难题,这显然是不对的。

由此可知,民间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重点不在于家长生育了多少个子女,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才与否的关键点。

所以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并非迷信,有现实依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老话虽老,常读常新。经常阅读这些经典,就会对人情世故、人际往来、人生命运等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比寻常的见解。俗语谚语,是中国几千年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虽来自民间,却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