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家我找妈妈”!入园哭闹症严重的孩子,多半来自三种家庭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随着进入9月,全国各地也陆续开学了,北京这边稍微晚几天,正是开学是9月7日。经历了一个疫情,家长都盼着开学的这一天,但对于一个学期没上学、已经完全放飞自我的孩子们来说,却完全不想上学。

于是,各大幼儿园门口又开始上演“生离死别”的年度大戏了,甚至场面一度失控。

江苏某幼儿园,在开学报到的第一天,不少小朋友哭着喊着“要回家”、“要找妈妈”,老师拦都拦不住,孩子哭声连天,家长在旁边焦虑万分,再加上“情绪感染”,不哭的小朋友也跟着哭了起来,最后老师没办法只能把门锁上。

哭,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孩子情绪表达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

孩子出现入园焦虑也是常见的现象,一般适应几天缓解。但也不乏有些孩子,情绪过于敏感,动不动就哭,整个9月可能都是在哭声度过的,不仅入园时和家长分开要哭,在园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哭一鼻子,老师也很无奈。

这几天每天去送儿子上学,都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尤其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今天送儿子进去后,看到园长在门口站着,就过去聊了会儿,她说每年都是这样,不过也和孩子也有关,透过现象看本质,孩子有“入园哭闹症”也并非偶然,和家庭有很大关系。

资深幼儿园园长:“入园哭闹症”的孩子,多是这几种家庭的孩子‍

记得我儿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全家人都很紧张,怕他哭闹不进去,背地里还嘱咐爷爷奶奶“如果他哭闹不进去,就告诉他晚上4点半放学在门口等他,然后交给老师扭头就走,千万别不舍得”,结果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一路上很开心,到了幼儿园门口找到班级老师,拉着老师的手说完“再见”就跟着进去了,我们都愣住了。

后来和一位有几十年办学经验的资深园长朋友聊起这事儿,她当时也说“出现入园哭闹症的孩子,多是平时太依赖家长、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孩子,和生活的家庭有很大关系”。

1、 让孩子缺乏足够安全感的家庭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几乎都来自家长,如果孩子从小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就会表现的很自信、很勇敢,也不会过于依恋家长。

但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陪伴,或是爸爸妈妈爱吵架、甚至隔三岔五打架,这样家庭氛围比较压抑的家庭,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就总会担心爸爸妈妈会分开、自己被抛弃,甚至去上幼儿园时他们也会有顾虑,会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这种恐惧就会使孩子情绪失控而大哭大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过分宠溺孩子的家庭

很多家庭都是“四对一”或“六对一”,也就是四个大人或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老人都会 “隔辈亲”,而现在的父母大多要孩子的年龄也偏大,种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在出生后备受“宠溺”,在一个被过度保护、过度赞美、过度偏袒的环境中长大。

一旦上学了,走出了家庭的舒适圈,就会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独立生活,玩具要分享、有些事情要迁就、还要被园里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自然会接受不了,会焦虑的不知所措,只能以哭闹去发泄、去博取大人的同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父母“过于包办“的家庭

不少家长认为“过于包办和控制”是爱孩子的表现,因为担心孩子会受委屈、遭遇挫折,但其实这样的爱会让孩子丧失“独立”能力的锻炼。

当孩子脱离有家长的环境后,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睡觉、不会自己大便、不知道该如何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就会焦虑,再看看周围的其他小朋友都会,就会更加焦虑和着急,于是就会以原始的“哭闹”反射寻求帮助,会对上幼儿园产生严重抗拒心理,必然每天上学都是大哭大闹的场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缓解孩子“入园哭闹症”?试试这两个方法,中招家长收藏‍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大多是因为“心里有恐惧”,对和爸爸妈妈分开这件事的恐惧、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恐惧和失望、对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幼儿园生活的恐惧……因此,想要孩子尽快缓解“入园哭闹症”,可以试试这两个方法。

1、 利用“锚定法”,让孩子对分离有安慰、有期待

再有吸引力的环境,也不及爸爸妈妈的陪伴和怀抱,因此送孩子上幼儿园要给孩子承诺“等你下午吃完饭,妈妈会在幼儿园门口等你”。

这就是“锚定法”,如果直接对孩子说“放学后等你”、“下午四点等你”,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往往对放学、对四点并没有概念,数个比较飘渺的认知。

但如若以孩子熟知的“吃饭”作为“锚”,孩子就会有概念,因为每天在幼儿园都是固定的流程,“下午吃完饭”是放学前的最后一项,孩子就会知道等吃完饭妈妈就来了,因为是可感知的,孩子心理就会被安慰,甚至连下午那顿饭都会有期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利用“2/8法则”,引导孩子对新环境建立合理预期

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会提前给孩子讲“幼儿园有多好”,但当孩子实际去了之后,发现并不像家长说的这样,就会又恐惧又失望,于是第二天就更不想去幼儿园。

所以,家长不妨试试“2/8法则”,避免过分美化幼儿园,如果用10句话介绍幼儿园,可以说8句好处(多描述事实,不说观点),2句提醒(哪些方面会被约束和限制)。

比如可以告诉孩子:

幼儿园要比家里大很多,里面有上课的教师,还有游戏教室;

会有X个(具体到实际数量)小朋友和你一起上课、玩耍、午睡;

幼儿园里玩游戏时,为了确保安全、小朋友们都能参与,老师会制定规则,如果有小朋友不遵守规则,老师会给一个小小的惩罚,如果是你,你不愿意被批评,对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通过介绍幼儿园,帮助孩子对新的环境建立合理预期,正确认识幼儿园,并能遵守园里规则,尽快的适应。

你家娃刚上幼儿园适应吗?对于缓解孩子“入园哭闹症”,你还有哪些小妙招,欢迎留言分享给家长们。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又实用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京妈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