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婴语”以后太轻松,翻译宝宝各种哭,六种哭声含义你都懂吗?

2012年,牛津大学的学者 Katie Young 发现,和狗叫猫叫或者成年人的哭声相比,人类的大脑对婴儿的哭声更加敏感。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只要一听到宝宝的哭声,家长第一反应一定是奔向宝宝身边,宝宝虽然只有这一招,却是屡试不爽,宝宝确实达到了吸引关注的目的,但是对妈妈来说,最头痛却是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哭。

是饿了?尿了?拉了?还是哪里不舒服?宝宝焦急地表达情绪,妈妈却是手忙脚乱,忙着进行“排除法”。如果你细心研究,婴儿的哭声其实有很多类别,代表着他们不同的需求。

只知道孩子爱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哭?

露露当妈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崩溃了。”以前看见别人家的娃逗一逗还觉得挺有趣,自己亲自养一个孩子,怎么就这么难呢?

睡醒了第一个反应就是哭,想为他做点什么洗个澡穿个衣服,也是不情不愿地哭,更不要说困了饿了随时哭。露露禁不住和我们透露:“好几次自己听到孩子的哭声,直接也跟着一起哭起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慰好露露以后,我们建议她让妈妈或婆婆帮她分担一点压力,其次更重要的是,弄清宝宝为什么哭。

露露对此一脸迷茫:“宝宝不是生来就爱哭吗?还有为什么?”听到露露的话,我们终于知道她家孩子为什么这么不省事儿,只知道一味去哄,不知道孩子的诉求,宝宝当然不开心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理解哭声背后的“潜台词”,妈妈和孩子都轻松

婴儿用哭声吸引抚养者的注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千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孩子依靠哭声向妈妈传达需求讯息,而母亲也已经形成了听到哭声就会提供帮助的条件反射。

有的宝妈因为想快点让孩子止哭,只要听到哭声就会立马给宝宝喂奶,但是如果宝宝会说话,此时想说的一定是:“妈妈我不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理解宝宝不同哭声的含义,有助于妈妈少走弯路,保存体力,给宝宝提供更细致的照顾,妈妈和孩子都轻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婴儿三种心理需求的哭声,懂“婴语”以后太轻松

1. 寻求关注的哭声

婴儿在5周-3.5个月,能够对人脸、说话的声音开始有明显反应,对于熟悉的人,已经有了模糊的记忆力。

宝宝想要寻求关注通常发生在睡醒后,没有看到最喜欢的人,宝宝会一边哼哼一边左顾右盼,如果妈妈还不出现,哭声就会逐渐变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妈妈及时过来哄一哄,宝宝会很快止住哭声,妥妥的“求关注”。

2. 睡眠质量不好的哭

婴儿浅眠进入深眠的周期很短,大部分的睡眠时间都是在浅眠中度过,睡梦中眨眼、翻身、哭泣都是非常常见的。

如果宝宝在睡着的时候突然哭泣,不要立即去抱,等一等也许能再度进入梦乡,这种哭声一开始比较激烈,但后续会越来越弱。

3. 害怕的哭

惊跳反射是婴儿自我保护的状态,受到剧烈刺激时会双手紧握,双臂挥舞,通常在3~6个月时消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宝宝在浅眠期很容易受打扰,再加上对外部环境不熟悉,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很容易惊醒,在突然爆发哭泣的同时,也会出现惊跳反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翻译宝宝各种哭,三种生理需求的哭声要分清

1. 因为饿哭

宝宝的饿哭非常好判断,哭声急促、节奏快,此时用手指或胸部接触宝宝嘴唇,宝宝会急不可待地衔住,并做出吮吸动作。

2. 因为困了

宝宝困了会伴随揉眼、眨眼、打哈欠等动作,且哭声能感觉到明显的不耐烦。在妈妈给予安慰哄睡后,宝宝会快速安静下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排便之后

宝宝在排泄过程中,通常会皱眉、憋气,明显感觉到他在用力,之后因为感到不舒服,会随即爆发哭声。

尽管给宝宝换纸尿裤时会因为不适应而大哭,但是在换好纸尿裤之后,宝宝会很快安静下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糖果妈妈叮嘱:还有一种特殊状况是宝宝因为身体不适而哭泣,这时就需要妈妈仔细观察宝宝是否有体温、排便等方面的异常来综合判断。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