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拔草——孕期我买的最贵最无用的就是它

孕期囤货,是每一位准妈妈的必备功课: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命,他在这个世界的衣食住行必然需要物品来辅助,作为本来就喜欢买买买的女人,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我小心谨慎的写了满满一张A4纸必需品,同类产品做对比的情况下,从孕3个月买到预产期,绝大部分东西都还是很好用的,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今我家宝宝马上4岁了,回想我买过的最贵最脑残的东西,莫过于床中床。

01那些内心戏满满的过往

床中床宣扬的是宝宝更加有包裹感,可以睡的更踏实。床中床妈妈可以不担忧自己是否会压到宝宝。床中床可以让宝宝走到哪睡到哪,不用考虑环境改变的干扰。

这几点简直戳中了一个新手妈妈的内心,让我从看到这个床的第一眼,就对它无法忘怀。对比来对比去,在几个品牌中选了最可信的一个大牌子,当时国内还没有代理,花了将近300美金海淘了一个,漂洋过海一个多月才收到。

虽然是剖宫产但不到2天就出院了,虽然刀口挪动都疼但是全被亢奋淹没。回到家我第一时间就去把它拿出来,让宝宝睡进去,心满意足的摆姿势各种拍拍拍,整个月子里都是“坚持”着让宝宝去睡。

闺蜜好友们问我,这个床中床怎么样的时候,我都会很开心的说非常好宝宝睡得很踏实。

可是我内心OS却是“我花了这么钱呢它怎么能不好?必须给我好!”

坚持到出月子回娘家住,大包小包的搬家一样,我也必须坚持要带上床中床,换环境嘛必须得有它呀。

可事实我却发现,没有了月嫂的辅助,晚上我根本没有精力喂了奶再把他放进去,侧躺喂了俩人就一起睡着了,哪怕只是这么一点的距离,我做不到。

并且我也发现,睡在床中床里边,并没有让宝宝更踏实,反而是他只要挨着我睡睡的更久。

但我不想让别人说我白花了这么多钱,我就一直把它放在大床上,其实只是在床边边离宝宝很远,顶多起了个围栏的作用。

我坚持一个月拍一张一样姿势的对比照,在朋友圈假装一下岁月静好。随着大家的点赞和夸赞,好像真的这个床中床对我的帮助很大。

终于在我们家小朋友快五个月的时候,我嫂子说她快到预产期了,问我这小床现在用还不小嘛,我立马说小了小了洗干净送给你们。

送走了床中床,好像送走了一块心里的大石头,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和宝宝一起在姥姥家睡大床了,因为别无其它空间呀。

02如今理智的反思事实

如今再回头看当时的经历与感受,真的是满满都是戏。我为什么会那么容易被床中床吸引,舍得出大价钱买它,正是因为当时我对婴幼儿睡眠的不了解,把我的幻想放在了宝宝的身上,以为是事实。

我以为小宝宝也和大人一样是可以自己睡的。

事实是宝宝就是携带物种不论是吃还是睡,都是需要一定的依赖大人的。

我以为小宝宝是和大人一样一觉睡很久很沉的。

事实是哪怕是大人也不是一觉很久,只是睡眠周期之间自然连贯了,而小宝宝在睡眠周期之间可能会醒来需要大人辅助再次入睡。

我以为小宝宝要的只是一个包裹感。

事实是宝宝本来要的是妈妈怀抱的包裹,包裹感很重要,但是妈妈更重要。

我以为小宝宝只要和妈妈在一个房间就是母婴一起。

事实是如果只有吃奶的时候才抱过来,其他时间都保持着距离,在一个房间也叫母婴分离。

我以为小宝宝是谁生的就跟谁亲。

事实是谁抱的多才跟谁亲,不论是吃奶抱着还是抱着玩还是抱着睡。

我以为如果一开始就惯坏了宝宝,那他就粘在身上下不来了。

事实是充分足够的怀抱建立起来的安全港湾,只会让他更加勇敢的探索世界,随着月龄的增大,要抱的时间越来越少。

如今我们家小朋友马上4周岁,如果不午睡晚上8点之前就睡了,早上将近7点自然醒。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了夜奶和夜醒了。

每天晚上搂着他睡了以后我溜出来去书房工作,然后十一二点再爬回去,再抱着他暖暖的我很快入睡。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睡觉什么感受了,只是觉得抱他可比抱抱枕舒服多了。(盒盒盒盒笑出鹅叫)

偶尔我睡的时候把他抱到迷糊半醒,他会和我说“妈妈你快点睡,别乱动!”他已经长大到完全不需要靠奶来帮助睡眠了。

03宝宝到底应该如何睡

小宝宝的吃和睡是分不了家的,因为这是造物主给我们的设定。

它设置了激素cck帮助小宝宝能再吃奶吸吮的时候更好的放松来入睡。它设置了“分离遇险呼叫”让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小宝宝在与大人分开的时候能发出求助信号保证安全,哪怕是睡觉。所以宝宝吃了睡,和妈妈一起睡,是非常自然的生物本能。

新生宝宝刚离开妈妈的子宫,需要时间适应新的陌生世界,需要爸爸妈妈的爱抚。

有句话叫“妈妈的身体是宝宝的栖息地”,睡在妈妈身上,是最自然不过也是最踏实的状态。操作起来也简单,在怀里吃奶,吃了睡,睡着了稍微调整姿势趴在妈妈胸口,妈妈累了换在爸爸的胸口。

这个姿势不仅最大的满足了宝宝的情感需求,还有利于缓解宝宝的肠胀气,更利于新手爸妈体内激素变化,与宝宝建立起亲密联结,更快的进入爸妈的角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可以直接趴在妈妈胸前睡,也可以睡在妈妈胸前的背巾里。

背巾不仅满足了包裹怀抱与妈妈在一起的需求,还会伴随一些走动中的轻摇安抚,同时可以解放妈妈的双手。可以在家里背着吃饭、活动,也可以背着出门逛街、打疫苗等等。如果是二胎的,还可以背着老二与老大互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白天可以睡在身上,可是晚上爸妈也需要睡觉呀,那怎么办?是的,晚上爸妈也需要睡觉,那就可以一起睡。共享睡眠,不仅让宝宝睡的踏实,也会让妈妈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提高总的睡眠质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共享睡眠,也就是睡在一起,需要满足睡眠安全七条。

妈妈是:

1.不吸烟者;

2.不酗酒不吸毒,不服用让人昏昏欲睡的药物;

3.进行母乳喂养;

宝宝是:

4.足月健康的宝宝;

5.睡觉的时候背部平躺;

6.没有过厚过紧的包裹;

妈妈与宝宝都是:

7.睡在安全的床面上,床面不过软、没有过多的枕头被子等。

满足睡眠安全七条,也就是宝宝可以享受妈妈的怀抱港湾。妈妈与宝宝睡在一起,身体会自然的形成一个保护宝宝的安全的怀抱港湾,这个姿势不仅利于宝宝吃奶,更是避免发生意外。

并且睡在一起,妈妈会第一时间感知宝宝发出的信号,不论是吃奶还是其它都能及时给予回应。

随着宝宝月龄越来越大,越来越可以灵活自由的翻身,仅仅只是怀抱港湾可能满足不了宝宝了。这时候可以加一个边床,三边有栏杆,一边与大床平齐,固定卡好避免两床之间有缝隙发生意外。

这样可以增大了空间让宝宝自由翻转,同时又保持了共享睡眠的好处。并且随着宝宝继续长大,吃奶的姿势要求开始降低,吃奶的灵活性更加上升,妈妈只需要平躺睡自己的就好了,宝宝开始自助奶时间。

我们家小朋友看到小baby自己睡觉的照片,都会问我“那是谁在陪他?”随着宝宝继续长大,夜奶逐渐的退出淡化,宝宝足够确定妈妈在身边陪伴,只要有这样的一个确定,他便可以放松入睡。那怎么睡也变得更加简单。

再等宝宝继续长大,开始有自己独立空间的需求,给他准备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布置上他喜欢的东西,他可能会先去睡个午觉,或者去尝试睡一晚。

他可能中间还是会醒来跑回妈妈房间,可是那又怎样呢?他知道妈妈的房门向他敞开,妈妈的怀抱永远对他张开。他依旧在满满的安全感中向外探索,直到他真的可以自己一人睡的那一天。

宝宝终归会长大,终归不会在和妈妈睡一起,这一天可能早一点可能晚一点,但绝不是新生儿时代。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敞开胸怀,在孩子成长的时候学会放手,是学习当妈妈的必修课。

虽然心疼那个床中床的钱,但不后悔当妈妈新手时期跌跌撞撞的成长。Ps:我们家族很多个小baby用这个床中床拍了好多照片,也算它发挥了价值吧!(强势自我安慰)

标签: 孕期 宝宝 睡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