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低?家长可别被忽悠了

每个孩子对于家庭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一次哭闹、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都会让父母感到无比地开心,不过,每个家长都用个通病,那就是拥有很强的“攀比心”。

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智商高,赢在起跑线上,甚至就连孩子走路早晚都在比较。李玫瑾是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出色的育儿专家,她曾经在讲座中表示: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低?家长可别被忽悠了!

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低?家长可别被忽悠了

在小区中,你经常会听到一群宝妈们在讨论,自己家的孩子的身高、长相、智商、成就等等,恨不得将所有的优点都说个遍。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最后无论比较什么,都会被宝妈们强行归为了智商高、性格好!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种流传很多年的说法:孩子越早学会走路就说明智商越高。

可笑的是,孩子的智商跟以上这些都没有关联,而且决定孩子走路的因素,跟智商一点联系都没有,家长们可不要被忽悠了。

孩子走路的时间早晚,跟以下几点有关系

1、营养物质

孩子站起来走路,在我们眼中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很困难的,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孩子的平衡感、骨骼的发育、腿部肌肉等等都不能正常运用。

尤其是出生不久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的骨头是很柔软的,而且肌肉不存在一点力量,就连简单的举手动作都很难达到,他们只有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身体才会得到发育,各个机能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简单来说,孩子只要补充营养,他们才能更快地学会走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协调能力

孩子走路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明他们的四肢协调能力非常好,这就是因为孩子在行走的时候,除了运用腿部肌肉之外,还需要四肢的协调能力,这样才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

有的孩子协调能力比较差,所以走路的时间相比同龄人要晚一点,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双腿行动,自然学习的时间要长,因此,家长们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走路,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到时候后悔都晚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根据孩子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人积极阳光、活泼向上,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表现自己,如果你家孩子属于第一种,家长们只要在旁边辅助一下,孩子就能站起来走了,这样的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也是最早的。

相反,性格比较内向或者胆小的孩子,他们会害怕走路摔倒,这才不愿意去尝试,学走路的时间自然也比较晚了,对此,家长也不需要担心,走路是每个人都会的技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培养孩子好性格?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人的成才,20%归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孩子出生就像是一张报纸,未来长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父母如何引导,根据研究3-6岁是孩子养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黄金时期,可能父母平时很忙,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

但是家长只有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他们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