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给我买了套“清华大学”的“学区房”,你呢

高考一直是全国人民都十分关注的事情,为了考大学,莘莘学子日以夜继地读书做习题,挑灯夜读,只为高考金榜题名的那一天!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孩子,在教育较好的省份读书,他们呼吸着“充足”的氧气,吃着“十成熟”的米饭,喝着烧到100度的开水……最后去一个“缺氧”的省份,吃着夹生饭,喝着永远烧不开的水,参加高考。

就像有些人,为了得到一套房子,打一纸离婚证,把自己伪装成不幸的婚姻失败者。这些人,为了让孩子高考排名靠前,为了能“考进”理想大学,特意在西藏买一套房,而让孩子伪装成“西藏人”。

随便抓一个西藏中介来问,如果你说是外省的买家,他们首先不会介绍房子的配套,或者房子的升值潜力,而首先告诉你,可!以!落!户!因为这些中介深喑其道,这才是房子最大的卖点,也是你赴藏高考的第一步。

所以,一套并不贵的房子,或许就可以打开通往“清华大学”的大门,这不失为一条“低成本”上好大学的“捷径”。

每年一到高考,那个去西藏买房的段子就开始复活,在网上流传,有各种版本,河南的、河北的、山东的……意思都一样,拿着100万去西藏,先“安居”,再“乐业”,然后孩子以西藏考生的名义,轻松考上 “清华大学”。

很多人看过以后,并不会细细考究,难道真的有人为了孩子考好大学,去西藏买房?如果说语言跟生活习惯,会让我们到了西藏有种出国的感觉,而身心的不适跟高原反应或许会叫人感觉出了“地球”。

我们对此一笑而过,却有人对此乐此不疲。为了孩子能有个好的“前程”,这些小累小苦,又算的了什么呢。

在我们国家,高考是统一的高考,但是却不是统一的考题。每个地方省份的教育水平不一样,每个省的高考题目也不一样,这看起来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公平之处。然而也正是这种教育的公平之处,却成了另外一种通往“985”“211”道路上的最大不公。

多年前,也曾经是一名“山东考生”,虽然自己是个学渣,但是却眼睁睁看到别的“学渣”最后上了还不错的大学。高一那年,班上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插班生,有来自哈尔滨的,福建的,贵州的……总之,我们班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高中三年。

到最后快高考的时候,他们又一个一个的离开,回到他们真正的“家乡”,也就是他们的“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我们一直以为,这三年里,他们是我们的同学,却不知道,原来这三年里,他们只是为了做一件事,如何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在高考的时候“打败”我们。

高二的时候,一个哈尔滨的女生悄悄告诉我,她高三下学期就要走了,回老家参加高考。我非常依依不舍,说了很多掏心的话,最后不小心她也掏心给我,说是她舅舅帮她办的,在我们学校借读,将来回去老家高考,她们老家竞争小,这样可以相对来说上一个好的大学。

我回家告诉我妈,叫我妈仔细想想,我们家有没有别省的远房亲戚,越远越好的那种,能不能想办法,把我送到一个竞争小一点的地方参加高考,或许我还有一线希望。我说,我同学的舅舅就是这样帮她办的。

我妈听了以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你怕高考落榜对吗,没关系,你二舅村的“狗蛋”,去年也落榜了,今年在东村“搬砖”,挺好的,工资日结……如果你考不上大学,我也马上叫你二舅帮你办,去“狗蛋”家提亲,以后你们一起去“搬砖”,下班了就回妈这儿来吃饭,省的我的剩饭老是喂狗,最近狗吃我做的饭上火……

我听了我妈这样说,我上火。对这种没有格局,没有远见,不管儿女死活的家长,我只能说:好吧!我继续学习。

后来我们班有一个中上的借读生,回到他们家乡后,当场就考了个全市第三名,把整个学校的学生考哭了,后来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学。而我们班上那些同样成绩的学生,最好也不过上个省内的二本。

长大以后我知道,原来这是一条“好”的家长都知道的,上好大学的“潜规则”。如果去山东、河南、湖北、河北那些高考大省打听一下,每年都有不在少数的,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借!读!生!

那些有“远见”,懂“真知”,熟悉“套路”,具备“资源”的父母们,纷纷以此道,送孩子去“有深度”的省份学习,最后回“浅陋”的家乡考试。

然而,如果在那些高考大省,你没有一个二舅存在,怎么办?那些“含辛茹苦”的父母为了给儿女们做尽三年的打算,再一次“殚精竭虑”。

后来灵机一动,走!为娘的,去给你买套房,找个偏远的地方落户,再以落后地区的考生名义参加高考,道理是一样一样的,而且还不用求你二舅。

这些父母,就像当前那些深喑我国房价的人类一样,全国范围,到处寻觅有价值的地区,为自己所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西藏尤其偏远,适合“高考”,而且房价又出奇的便宜,走,西藏买房,落户高考。就这样,在西藏的土地上,一排排通往985、211,通往清华大学的“学区房”诞生了……

所以,段子并不是段子,是真的。一场以落户为目的的买房,就真切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立马起身,揣上100万,走!西藏买房,我要让我的孩子读清!华!大!学!

如果把事情想的真的那样简单,你就错了。

这世间,总有一些望子成龙,却急于求成的家长,最后用错力气,没打开清华大学的大门,却让孩子为此抱憾终身。

那些家长,在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中国高考制度之前,就开始策划向中国高考制度发起“挑衅”。以为只要买套房,给孩子落好户,就等着一纸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上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却不知道还有比落户更重要的一步,学籍问题!!!

讲一个真事。大概5年前,一个沈阳的家长,为孩子在某偏远省份买了一套房,并落户。高一买房,高二落户,选择了一个私立高中进去读书,到了高三要高考报名的时候,落户的城市说学籍在本市满三年,才能参加高考。

这样一算,也就是再过两年,这个孩子在落户的城市才有资格参加高考,而原学籍所在地,因为户口迁出,转学手续也办了,早就销掉学籍了,更无法高考。换句话说,这孩子想在中国参加高考,几乎是没有可能了。这时候,家长急了。本来以为是个好事的,没成想,现在高考报名都没有资格,眼睁睁看着别的孩子在高考,自己的孩子只能在家吹着空调吃雪糕。

家长一气之下,把学校给告了,理由是,当初转学来的时候,学校贪图招生名额,没有告知实情,对学籍满三年才能参加高考的这件事情故意隐瞒,没有通知,造成了今天的重大失误。而且该家长每天去学校门口拉横幅,逢人就诉说一遍他的遭遇。

最后该学校迫于压力,要求私下解决,以一次性支付20万元赔偿为代价,将此事压下,并授意家长,孩子唯一的出路只能出国。

而实际上这只是个普通家庭,并没有让孩子出国的打算,现在国内无法高考,如果出国,20万还远远不够,不出就只能以一个高中生的身份度过下半生。

后来,这个学生的结局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个好好的青春,就在中国教育跟自己父母的“联合摧残”下变得异于常人。

这是“高考移民”大军失败的典型例子,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参加高考,除了户籍,还必须有学籍。

所以友情提醒:高考移民有风险,西藏买房需谨慎。还有就是,偷鸡摸狗的事………啊,不对!投机取巧的事,务必要趁早啊!!!

你会问,“跨省”移民最终顺利赴藏参加高考的有吗,当然有!你会继续问,那么他们怎么做的呢,户籍、学籍问题怎么解决的呢?不要问我,我当时还小……

高考,又称作“国考”。在我们国家,高考简直是一件比“过年”还要隆重的事情,全国人民都对其不由自主的“心怀敬畏”。

然而,这些年,“高考移民”这词持续升温,阴魂不散。简单的讲就是通过买房落户的方法,去西部一些较偏远的省份参加高考 ,然后得到低分录取的机会,也就是“跨省”移民。其中以“移民”西藏最为具有代表,其次青海、福建、云南等各省也不在少数。

在教育好的省份接受好的教育,去容易被录取的省份占有当地学生的“录取名额”,这听起来简直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掠夺。

如果“跨省”移民高考,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挑衅”,让你禁不住“竖起中指”,那么,我国那些讲“中国话”,却拥有外国籍的国际生,华侨生,他们上北大、读清华路数,会“简洁”到让你怀疑人生。

其实在高考成绩还没出之前,一些国际生就已经拿到了北大、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碰巧的是,这些国际生,都出生在中国,讲着国语,长着中国脸孔。

来看一组数据。

之前网上流传一份来自人大附中的成绩单,这样写。

2017年,人大附中外籍学生共36人,其中35人报考中国的大学,在35名学生中:16人考入北京大学,16人考入清华大学,3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三所名校录取率达100%。

2016年,人大附中外籍高三毕业生20人,11人被北京大学录取,7人被清华大学录取,2人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三所名校录取率达100%。

人大附中在2005年至2017年间,13年共289名国际生参加高考,其中223人考取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35人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其余要么考取国外大学,要么考取中国其他重点大学。总起来说,被清华、北大、人大录取的国际生达到90%。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