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外的“小饭桌”,“存在即合理”吗?教育不能只盯着眼前

中小学校外的“小饭桌”,“存在即合理”吗?

如今中小学的孩子上学,中午放学,要么家里要有人来接送,要么就是要家长花钱送“小饭桌”。然而,对于多数家庭来说,父母年老,孩子还小,自己还要上班,接送孩子确实存在问题,多数只能选择“小饭桌”。

然而,由于“小饭桌”就业者鱼龙混杂、食品安全风险高,存在于中小学周边地区的“小饭桌”饱受诟病。但是作为家长,也只能在无奈中选择“小饭桌”。

那么,到底“小饭桌”应该如何管理?

如果取缔,那么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显然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和不便,但是如果不取缔,那么如何管理又成为了一个问题。

笔者以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还是中小学校园的配套设施建设不足造成的。

过去,我们发展上,总是遵循着先有数量,后求质量的过程。然而,在教育上,这些年,教育的数量因为布局,存在了结构性短缺,从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

要解决好“小饭桌”问题,应该首先是加快调整学校指标,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布局相适应的学校数量,有条件的应该兼顾质量,建立可以提供午休午餐的学校。而对于过去没有这些条件的学校,也应该适当地改造。通过先增加学校数量,然而调整学位的方式,让学校的空间腾出来,以便于改造为可以供学生午休和午餐的地方。

当然,这样的改造必然会花费不小的经费,但是对于教育而言,这是一个长久的经济账,我们也不应该只是盯着眼前。而这么做不仅可以让家长省下一大笔钱,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掉“小饭桌”产生的土壤,让教育回归到正轨上来。

当然,学校开办食堂,也并非是万能的钥匙,但是肯定有利于管理。有些学校在校内开办食堂,而饭菜营养、质量和口味却常常会引发社会舆论的焦虑和担忧。毕竟中午孩子的吃饭休息,都是重要问题,也备受家长关心。

可是我们一定要想清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笔者以为中小学校不应“好逸恶劳”,否则任何事业都将会举步维艰。而学校开办食堂,保障孩子的午餐和午休,虽然学校的责任大了,但是这也应该是育人的责任,更彰显了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和魄力。

不得不说,贵阳市在2018年5月实施“乐童计划”,可以说是走到了育人的前列,对有托管需求的学生开展免费托管服务。或许,这样的政策,可能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教育部门,他们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找准了老百姓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痛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值得一提的是“小饭桌”,往往可以在学校附近办起来,有的甚至可以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休息的床铺和空间。商家尚且如此,难道学校就做不到吗?但是对于学校而言,是否也能够打破学校的“围墙”,站在“围墙”外思考一下,孩子的吃饭和午休问题。

笔者相信,这样的思考绝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假如学校能够利用“小饭桌”的思维去解决当前的问题,或许“小饭桌”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比如:有些学校距离几米远的地方,就有规模不小的“小饭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为什么不能在“围墙外”找一处合适的地方,解决孩子吃饭问题,甚至是午休的问题。或许,比起来一些学校动不动砸地板,重新铺设地面,亦或是反复挖树,栽树来说,这样的花费更加有意义吧!

也许,要解决“小饭桌”问题,不仅是需要监管,更要挖去“小饭桌”能够存在的土壤。

标签: 中小学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