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小火慢炖,切忌急功近利

小李老师在办公室生闷气。

老李一眼就看出来了。小李的气愤都写在脸上呢,还是太年轻啊,老李心想。

老李是小李的师傅,教研组结对子,以老带新,两个人刚好一姓,老李就带了小李。

老李问:怎么啦?一大早板着个脸,谁欠你钱了?

小李看师傅发话,不敢怠慢,回答道:昨晚被一个家长在群里怼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奇葩的家长,自己家的孩子作业要么不做,要么就随便乱做,选择题居然一题都不对,让他关注一下,居然直接在群里向我开火了!

老李说:你刚带班主任不久,见过几个家长啊?就说从来没见过这种话了?

小李有点不服气,呐呐道:我还实习了一个学期呢,不也见过许多家长?

老李说:实习期间跟正式成为老师可不一样哦。实习期间你还没有把自己当成老师,因为你自己当时就是个学生,而学生呢,也并没有把你当成老师,他们只是把你当成了知心的大哥哥。家长呢,也并没有拿你当孩子的老师看,他们并不指望你什么。

小李暗暗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老李说:你现在身份变了,角色变了,是一名真正的老师了,所以,你的站位不一样了,你看学生和家长不一样了,而同时,他们看待你也不一样了。你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更多了、更严了,同样,学生和家长对你也拉开距离,要求更高了。

小李疑惑:大家互相要求高了,不正好吗?为什么反而不像实习的时候那么融洽了呢?

老李说:实习的时候,你是站在他们那头的,以情待人;现在呢,你是站在另一头的,以责待人。你怎么对人,人家自然怎么对你了。

小李默然。

实习的时候,自己没有考核的压力,身上没有担子,没有其他的东西,所以可以跟学生们打成一片,见家长的时候,也没有带着老师的角色,实际上就是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们那一头的。

可是,真的成了老师之后,却在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对立面去了。因为身上承载了许多其他的东西,考评考绩、名声荣誉、经济利益、风险责任,等等。

实习结束的时候,自己明明在心底里许下过诺言,将来当老师的时候也要像现在这样,坚决地站在学生这一头,做他们的好朋友,怎么一走上教师岗位,就把这个诺言彻底忘记了呢?

老李说:小李啊,你有干劲,很勤奋很努力,这都是优点,但是你太着急了,恨不得一天之内就把所有的知识都教完,把全班的学生都教好,想法固然是好的,但不尊重事实,也违背了教学规律,难免会碰钉子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李沉吟不语,心想:姜还是老的啊!寥寥数语就把自己的问题说了个通透。

确实,自己心急了。心里面憋着一口气,总想向其他人证明自己。一直相信勤能补拙,相信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刻意练习。不聪明怎么样,天资不好又怎么样,只要投入的时间够了,照样能出成果!所以,自己拼了命地学,又把学习的心得拼了命地往学生身上堆砌!可不是吗?冷静下来想想,就是在往学生身上堆砌。狂风暴雨式地施压下,学生能不能承受得了,自己可从来没有考虑过。

为了见效,还把家长也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来了,给他们也布置了许多额外的工作。想想也好笑,自己凭什么资格对家长吆五喝六呢?目的正确,可不能成为行为不正确的正当理由!不能自己觉得是为了学生好,就要求家长整天围着自己转,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回头想想,这帮家长还真是通情达理的,自己的许多现在想起来过分的任务,他们也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可是,谁都有个承受不了的时候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无论是在群里怼自己的家长,还是自己,都是因为实在没有能力做到才会生气的,不是吗?人的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话说得太好了!

如果自己能做到像师傅那样不温不火游刃有余,还会这么心急火燎,把气往家长头上撒吗?反过来想,如果家长能够轻松自如地完成辅导孩子的任务,他还会气恼得失了态,直接在群里怼老师吗?

剑客老师认为:小李老师的反思很有道理。问题发生的关键原因不在家长,而在小李老师,他把当一名好老师的焦虑转嫁给了家长,这实属不该。教育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系统工程,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上面这个教育故事中,可以总结这么几点:

1,要像实习老师一样,真心实意地站在学生这一头,做学生的朋友;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只从教师的目标出发;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不麻烦别人的尽可能不要麻烦别人,哪怕目的正确,也不能因此而对不正确的行为(手段)心安理得;

4,尊重教育规律,以小火慢炖的方式来,日拱一卒,把正确的事情持续做下去,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对此,你还有什么高见?欢迎给剑客老师留言。

标签: 教育 实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