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分别被贫穷、中产、富裕家庭领养,19年后意外重逢却揭开残酷真相

在优胜劣汰的社会里,有几颗繁星能够存活。传统名著中诸葛孔明天生聪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我们对天赋的力量产生憧憬。可是当我们怀着这份憧憬看《伤仲永》的时候,却又被仲永打消了对天赋的追求。

后来,我们通过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认知到努力的难能可贵,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却又被骆驼祥子的故事桎梏住了手脚。人生究竟是底子重要还是后天努力重要,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正当人类困惑于如何研究这个问题时,一组分别从贫穷家庭、蓝领家庭、富裕家庭中出生的三胞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生应该充满尝试,而不是沦为实验。

正在失散十九年之久的三胞胎相聚并生动鲜明地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为世界回答人类的重大问题的时候,一个残酷的真相被揭开在他们的眼前,将他们的人生从万人瞩目的舞台之上推到了现实版“楚门的世界”的骗局里。此时的他们,将何去何从?

“孪生陌生人”

1890年,三胞胎之一的鲍比从第一次踏进学校大门的时候开始,就被很多莫名其妙的同学用一个从未听过的名字——艾迪,热情地打着招呼。怀着对艾迪的好奇,他跟随惊讶不已的艾迪的铁哥们一起,又一次拨通了艾迪的电话。

电话那头却传来一个令他既惊喜又不解的问题:“你是不是也是被领养的孩子?”,更令人惊奇的是,两个人不仅长得十分相似,甚至都是出生于7月12日,来自相同的城市,这让两人确定了他们是一对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

就这样,阔别十九年的两人几乎要颤抖了起来,相约于艾迪的家中团聚。当房门开启的那一个瞬间,时间似乎静止住了一般,两个人呆呆地看着彼此,面面相觑,好像在看到了科幻电影中平行世界的自己一样。

这一刻,欣喜和感动的喷涌而发,所以的文字一瞬间变得苍白无力。可是,事情的神奇之处才刚刚开始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正在媒体大肆报道这件神奇的事情之时,大卫意外地看到和自己长得完全相同的两人,和一连串“领养”、“7月12日”“这样和自己息息相关的词语。原来,这并不是人们惊奇的双胞胎,而是三胞胎,他们也成为了一时著名的“孪生陌生人”。

伴随着名气的推行,三兄弟也出演了一些电影,其中不乏在麦当娜主演的电影中客串,而三兄弟合伙开的一家餐厅也在第一年中便收获了百万元美元的收益。

但是,命运似乎在捉弄三兄弟一般,将原本公平平等生活在一起的三兄弟分离在贫穷、中产、富裕三种阶层完全不同的家庭里。

三胞胎的三种命运

随着记者媒体蜂拥而至对他们进行报道的不断深入,人们惊喜的发现,虽然三人从未谋面,但是他们之间竟然有着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有着摔跤选手的经历,都喜欢抽同一个品牌的香烟,甚至在心仪的女性偏好上,都有着极大的重叠。

然而,更神奇的是,不论他们在怎样的家庭,他们竟然都有着一个比他们大一两岁的姐姐。家庭教育方式似乎成为了他们成长之路上唯一的自变量。

成长在富人家庭的鲍比家庭成员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养父是一名医生,养母是一名律师,一家人生活于美国最富盛名的“富人区”,每天都在高素质的环境中熏陶自我。

鲍比的养父母虽然工作繁忙,但是还是每天坚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既给予了鲍比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又满足孩子被爱的需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成长在典型中产家庭的艾迪,虽然也能享有较好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养父蓝领工人的职业背景,急于望子成龙的他总是责骂和打罚艾迪,也很少和艾迪沟通交流。

而成长于贫穷家庭的大卫接受教育的程度则是最低的,而且由于养父母移民过来的背景,家里开的小杂货铺也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生计。

但是,大卫的家庭却是最和谐的,养父养母温暖真诚而又风趣幽默,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孩子,也让大卫成年之后养成了开朗乐观的性格。

相聚在一起的三人迅速走红,成为了美国当时街头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明星人物,他们极大的满足了对于人们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好奇心,人们嘴中都在讨论着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揭开残酷的真相

但是,这一切似乎太过于完美,让人们不由得想到了若干年前电视台的一档名叫《人生七年》的跟踪实验类型节目,通过记录英国不同阶层小孩的成长发展,探究不同阶层、不同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怀着对三兄弟好奇,几年后《纽约客》的记者劳伦斯无意间发现了八十年代的一项秘密实验:人们通过将领养机构中的双胞胎或者三胞胎寄送在不同的家庭,研究人类发展进步的原因就是是先天的基因因素使然,还是后天的家庭教育影响。

而三兄弟,恰好就是其中的一组实验对象。霎那间,原本和谐友爱的三兄弟瞬间沦为了一组最卑微的试验品,成为了现实生活中“楚门的世界”的食物链末端的谈资笑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时,三兄弟才渐渐回想到从他们儿时起,便常常有人打着领养机构回访被领养孩子的成长状况为理由,向他们问各种问题、做各种实验,而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也本以为这些都是正常的领养机构流程,便都没有多想。

而且每个家庭中的姐姐,似乎成为了这项实验过程中的控制变量,成为了观察他们变化的大环境,失去了爱和人情的意义。

虽然后来实验的参与者之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满怀歉意地认识到了这些实验在道德层次上是错误的。但是,似乎那个年代在“为科学奉献一切”的理念的指引下,道德是可以为研究让路的。

最终,知晓自己是试验品的三兄弟失去了以往的风光和自信,不忍于被人怜悯,将失散十九年的欣喜和感动抛到了脑后,矛盾随着爆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后来,意见相左的三兄弟发生了争吵,成长于富裕家庭的鲍比选择了退出生意重回自己的人生,成长于中产家庭的艾迪情绪日益波动,最后饮弹自尽,留下独自悔过的大卫悲痛不已。

艾迪的离世无疑也成为了击打艾迪养父的一记重拳,狠狠地痛斥了中产阶级的养父的过分严苛的教育方式,风烛残年的养父也因被放大的教育方式自责击垮。

三兄弟的案例中一方面向我们揭示了人性在谋求认知中会变得多么残忍暴力,另一方面也启发了我们如何对待孩子教育问题。

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否其实是与家庭的贫富是毫无关系的,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教给孩子做人乐观、善良的意义,才能让他们在感受被爱之后展现超出常人的自信,他们才能有理由、有资本飞得更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基因中的长相、爱好、特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格,并通过孩子养成的性格在学校和社会上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失散十九年,分别被贫穷、中产、富裕家庭领养的三胞胎虽然是个特例,意外重逢后揭开的残酷真相也让人大跌眼镜,但是他们教给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却是十分有用的。所以,教育孩子,从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开始,让孩子拥更好的明天。

标签: 艾迪 鲍比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