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即将重启,清除高校“五唯”上位捷径,还原大学真面目

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作为高校领域五年一次的“盛事”,自然备受诸多高校和网友的关注,第四轮取得佳绩的高校则想保住原有成绩基础上更进一步,而第四轮未上榜的高校则希望通过5年来的建设,王牌学科能够崭露头角。

本周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工作方案,其中再次重点提到要破除“五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项目及唯“帽子”),“五唯”的历史由来已久,是高校领域备受诟病的社会话题,在学科评估当中,“唯”字是代表单一的评价体系,甚至凌驾于专业权力上,若不破除,无论是第五轮还是未来第十轮的学科评估,都不会有真正的进展。

唯学历:以往学科评估当中,高校教师的学历组成是重要的参评指标,所以许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都会看重学历,尤其是海外高校学历,无论应聘人员是否有过硬的素质和科研成果,先招进来再说,毕竟高学历能够学校增分不少。破除“唯学历”,才能将真正有本事的人进入高校工作,改善高校的教师素质。

唯资历:高校教师资历从某个层面来说,等同于职称,没有任何一种资历的表达方式比“职称”来得简单直接;所以很多高校招聘,学历之后就看职称资历,反正评价体系就这样,一环靠一环,有资历就有话语权,就能拿到项目,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

唯论文:此前教育部已经发文,评估科研成果不能以SCI、ESI等指标作为直接评比指标,因为“唯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早已弊端重重,毕竟如今的论文水分太大,只要稍微用心,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所以现在科研评估则强调“专利转化”、“代表性著作”等创新性成果及贡献,这是相对唯一性的,没有太多的参考范本,有助于高校教师将心思花费在科研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唯项目:有项目就有资金,这是高校公认的道理,而高校科研项目也有层次之分;两所高校,一个拿到国家级项目,一个拿到省级项目,外行人则觉得拿到国家级项目的高校实力更强,事实上也八九不离十。但在唯项目的歪风邪气下,很多名牌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占用了诸多优秀科研项目,占用科研资金,却不出成果或者出的成果达不到心理预期;而期盼得到项目的高校却连“汤都喝不着”,旱涝过于分明。所以光有项目还不行,项目之下还要有严格的产出转化评价体系才能保驾护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唯帽子:所谓“人才帽子”,就是入选各部委人才计划或项目则拥有的称号,比如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此举在90年代初是为了留住人才,历史意义毋庸置疑;如果人才帽子早已变味,成了诸多科研人员的职业目标,演变成催生高校快速上位的一种秘诀,甚至部分“帽子”人才的不端行为却拥有尚方宝剑的庇佑等等,所以破除“唯帽子”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往,“五唯”归根结底就是行政管理者评价高校的核心指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有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五唯”就成了它们快速上位的捷径,部分财大气粗的地区和高校,不惜重金就为了诸多评估指标能够对得以圆满,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高校自身,并不利于高校长远发展。

本文由同学范原创,欢迎关注,每天与你分享教育小知识!

标签: 高校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