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家长怒退家长群上热搜,评论区留下了数万条共鸣,引发大讨论

文丨饭饭妈

最近一段时间,一位来自江苏的"硬核"家长火了,而他火的原因,就是这位家长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自己宣言退出家长群的视频。

视频一出后,引起了千万家长的共鸣,评论区里更是留下了数万条的共鸣,因为他说出了许多家长心里想,但又不敢说的心声。

说到家长群,其实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现在的数字信息化非常发达,孩子上学的时候,每个班级几乎都会有一个家长群,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这个群里面沟通一些关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们也可以在群里面互相交流,孩子之间在学校要是有什么矛盾等,也方便回家之后让双方家长和孩子一起沟通等等。

家长群在刚出现的时候,可以说,确实非常的便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融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家长群便利的凸显,很多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会在家长群里面布置作业,提示家长多注意孩子等等。

本来老师是本着一种高效率沟通的初衷出发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素质高低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等等,就可能会导致一些误会的产生。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老师和家长确实存在一些错误的行为。而最近火的这位家长,就是以一种十分气愤的状态退出家长群的。

退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老师经常喜欢在家长群里面要求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或是协助进行一些和学校教育有关的问题,从而导致家长产生了不理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这位家长觉得,老师过分地将学校教育推给了"不专业"的家长,不但耽误了家长正常的家庭教育,也耽误了专业的学校教育,还会影响孩子和家长的正常生活计划和作息等等。

对于情况的真实性,我们暂不做考证,只是来谈谈这种现象。

现在确实有很多的老师,因为家长群的便捷性,而将一些属于学校教育范畴的任务派给家长,就比如说批改作业、检查作业、教孩子新知识、帮助孩子到校打扫卫生等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也确实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从而导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不断恶化,直至出现其中一方无法忍受而爆发的情形。

当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恶化之后,孩子无疑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别看在这场纷争中孩子并未参与,但是却是直接的危害承受者,因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关于孩子的一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1那么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矛盾,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

1) 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首先,对于孩子来说,老师是为自己授业的师长,是教授给自己知识的人,所以孩子和老师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感情基础的。

而家长就更别说了,从小将孩子养育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基础也是非常深厚的。

当家长和老师激化矛盾之后,孩子就成为了夹在中间的人,孩子将会对老师和家长下一步的关系感到担心,从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

因为孩子整天上课的时候,可能想到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如何缓和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说就是不关心,其实孩子的心思很细腻什么都懂。

2) 影响孩子的心理

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不好,将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会随着家长和老师之间关系恶化的持续而不断攀升。

当压力到达一种孩子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环境、性格情绪等,从而导致孩子无法塑建健康的心理环境,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这无论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孩子的个人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某些老师可能会给孩子"穿小鞋"

老师虽说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但是不外乎其中混有一些害群之马、心思狭隘之人。

当家长和老师产生矛盾之后,一些不良老师因为无力报复家长,于是就将自己与家长之间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就直接成为了妥妥的躺着也“中枪”。

虽说这种现象比较负面,但是不得不承认,经济化社会的今天,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值得相关部门的深思与监督。

4)家长的固执可能会影响孩子学习

这种现象虽说不多,但是却仍旧存在,一些家长因为自己和老师之间闹了不愉快,于是就拒绝让孩子再上该老师的课,或是带着孩子转学,或是进行一些其他不利于孩子成长,或学习的行为,这其实是非常不理智的,对孩子的伤害也显而易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家长在平时应该如何处理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尊重老师,重视学校教育

首先,家长需要正视老师这份职业,尊重老师。有很多家长喜欢以偏概全,网络上一旦出现了某不良老师的个例,家长们就觉得老师们全部都是这样,继而对老师不信任,不尊重,一旦自己孩子的老师有什么疑似行为,家长就小题大做。

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影响学校教育的行为,其结果也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正确沟通,客观看待老师的意见

如果家长对老师的言行有什么怀疑或者疑问,那么最好要正面的和老师进行沟通,客观地看待老师的意见,不要躲在角落里自己"发挥想象力",这样只会让误会变得更深。

只有积极地解决自己的疑惑,家长才会正确地理解老师言行的含义,才不会经常对老师怨声载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注意关系维护,物质交往并非良策

老师也是人,也是有情绪的,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老师更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就使用物质来维持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比如给老师送礼、谄媚老师、阿谀奉承等等,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好的关系维护方式,其实大部分的老师打心底是看不起这些家长的,因为好家长是用心对待孩子的学习,而不是用这些心机和套路。

学会睿智的化解误会和矛盾

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有什么误会,或是对老师的言行有什么意见,那么最好家长主动地采用睿智的方法进行解决,不建议家长直接硬怼,不建议家长在矛盾初期就上访上报,也不建议放任不提。

家长需要根据情况的不同,作出相应的回应,既能够解释误会,又能够表达自己的立场,最重要的是不会在明面上搞坏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维持方式,才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标签: 孩子 家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