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把学生培养成“读书机器”?北大教授:这个中学了不起!

最近,圈圈在悟空问答上看到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衡水中学把学生变成了读书机器、考试机器,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

正准备撸起袖子上去争辩一番的时候,圈圈看到了一条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的评论:这个中学了不起。

短短几个字,也算是为衡水中学正了名吧!

虽然衡水中学极力把自己装扮成实行“素质教育”的学校,但是始终,也不可能摘掉“应试教育”的帽子。

甚至于在有些人看来,衡水中学就是“人间炼狱”,衡水的学生是“读书机器”、“考试机器”

其实我挺认可曹教授的评价的,在中国,理应有多种教育模式的存在,衡水模式可以,人大附中模式也可以。

不同的模式,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家庭的孩子,如果人人都有人大附中的那种资源,谁想让孩子去衡水去遭罪?

如果说衡水中学把学生变成读书机器、考试机器,其他学校呢?

不可否认,衡水模式就是应试教育!但是,有多少中学敢说自己是素质教育呢?

高考从1978年重启到现在,我们经历过的人,谁又不是考试机器呢?别杠,从小学到高中,如果不是为了高考这一役,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有区别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衡水就是做到了这种程度的极致,可能还有那么一丢丢变态。

还有一个槽点就是衡水中学培养不出人才

什么是人才?袁隆平、屠呦呦是人才,其他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就不是人才吗?他们只是不出名而已,但是能否定他们不是人才吗?

一个学生本来能考一个二本,在衡水上了985大学,本来能考一本,在衡水上了北大、清华,这些学生即便在985学校或者北大清华中比不上那些北京、上海的孩子,但是他们总能比上本来上二本或者普通一本的自己吧?

再说,中国的诺贝尔奖少,这个锅不能让衡水中学一个学校来背吧?

在中国评价模式没有改变之前,衡水的模式就是一个很实用的模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考是迄今为止高校录取最公平的模式,没有之一。

变态,但公平。

虽然我本身是高考失败者,但我仍然尊重高考本身的公平性。如果你认可高考本身作为规则的意义,也就没有歧视衡水中学学生的逻辑。

回到我开头的那句话,在一场军事竞备中,如果一个国家率先扩军,其他国家就只能一边谴责一边跟着扩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现在,各地学校都去学习衡水模式,去衡水中学参观的领导、老师络绎不绝。但与此同时衡水中学同时又接收着来自社会的大量吹捧和贬低。里面的逻辑又未尝不一样呢?

当然,最怕的是模仿衡水却又学不像的那种学校,除了高压一无是处,学人家又学不像,学校风纪败坏,学术不端,只知道一味严格管理,最后弄的不伦不类,学习效率低下不说,还累死人,最后高考成绩也没见好,白受三年摧残,何必呢。

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