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日常哄睡难,可能是妈妈三方面做得“太过”,睡前仪式别做错

小月龄婴儿可适度奶睡,但通常建议在6个月以后及时戒断。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睡觉、喂奶、生病,是妈妈在照顾婴儿时,都会感到头痛的三大难题,其中宝宝睡觉问题最为折磨人,许多宝妈直言:“看见孩子在那闹觉,真恨不得打他一顿。”

虽然放了狠话,但是当妈的哪下得去手?最后还是乖乖地抱着哄这个不睡觉的小祖宗。多数妈妈还没有意识到,也许正在进行的哄睡方式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宝宝闹觉是什么体验?孩子不睡妈妈崩溃

小秋本打算产假休完就把孩子交给婆婆来带,但是千算万算没想到,小宝宝居然这么不省事儿,每次都要哭喊一通。

非得又抱又颠才能慢慢入睡,老人身体哪能吃得消?小秋不得已推迟了上班计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宝宝睡得多,有时含着奶就睡过去了,这样反而入睡更快,小秋喜出望外,以为自己找到了哄孩子入睡的好方法。但是小秋最近发现,孩子对奶睡的依恋越来越重,到了晚上也会一直哼唧。

慢慢小秋越来越分不清宝宝哭闹是因为饿了还是因为困了,睡觉的时间规律一塌糊涂,眼看着自己就要上班了,这可怎么得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婴儿生理特征决定,入睡就是比大人困难

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困了就睡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到了宝宝那里,睡个觉就那么难呢?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全,操控睡意的神经同样十分敏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每天睡眠时间平均需要14~20小时。浅睡和深睡状态轮番出现,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进入睡眠状态需要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新生婴儿浅睡眠期占比较大,而成年人则没有这个困扰,这也是为什么宝宝不仅不爱睡,反而容易醒的原因。想让孩子入睡更容易,睡前的哄睡操作十分关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妈妈三方面别做得“太过”,错误的哄睡方式不可取

1. 过度奶睡

婴儿吮吸母乳的过程确实能让孩子快速安静,达到安抚效果,但不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过度奶睡会增加吃夜奶频率,扰乱孩子正常睡眠规律,对母亲形成过度依赖。在长牙后更有加重龋齿的可能。

2. 过度摇晃

2002年至2007年间,瑞士共发现50个婴儿由于被父母或看护人员摇晃而令大脑受到损伤。

有些宝宝在爸妈怀抱,并不喜欢安分待着,一定要来回走动、摇晃才肯乖乖睡去,否则就哭给你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些妈妈因为觉得这样有效,或是心中焦躁,不自觉地会加大摇晃力度。这样的行为极易伤害宝宝大脑。

3. 过度陪睡

在婴儿期为了给予宝宝更好的照料,许多妈妈都会与孩子一起睡,实际上这样同样不是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过度陪睡会养成宝宝过于依赖,对于婴儿来说,适当培养独立性,有助于后续睡眠习惯的建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想要轻松带娃,建立睡前仪式很重要

1. 吃、玩、睡分离

在幼儿时期,为避免分不清宝宝的吃、睡需求,一定要把这二者分离开。吃饱后适当陪孩子玩一会儿,宝宝感到劳累会很快萌生困意。白天用“吃玩睡”固定入睡习惯,晚上可以直接吃和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固定睡前行为

婴儿不论是吃奶还是睡觉,都是出于本能,这就导致了不规律性。妈妈要做的就是帮孩子固定睡前行为、培养睡眠规律。

每次睡觉之前,先拉窗帘或关灯,接着和宝宝说说话,不要让孩子做太多活动以免刺激神经兴奋。久而久之,当妈妈重复这些动作时,宝宝就知道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了。

3. 让孩子适应独处

婴儿时期的宝宝也并不建议和妈妈睡在一起,以免翻身等动作压到宝宝。孩子大一些,可以逐渐分床,培养入睡的自主意识,适应独处,减少依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糖果妈妈叮嘱:看护孩子一定要有耐心,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才能快速摸索出育儿之法。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